节能新能源汽车

“三不”说比亚迪暂时别搞第二品牌

2014-06-30 10:48:37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比亚迪的电动车:秦、唐、 E6、 F3DM,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统一的车型命名,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是母品牌“比亚迪”的概念,所以不具备成立新品牌的基础。

最近看了一篇“比亚迪不妨搞个第二品牌”的文章,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新品牌对于一个车企来说,特别是自主车企,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谨而又慎的综合衡量之后才能决定。个人认为,比亚迪暂时别搞第二品牌为妙。


条件不足,不可搞

哈弗品牌的独立有诸多成熟的因素,而比亚迪搞第二品牌条件不足。

1、长城从09年开始就相继推出了哈弗H3、H5等产品,之后是哈弗H6,对于消费者而言,哈弗名字已经日益熟悉,且有了不错的口碑,脱离母品牌,可以很快让消费者接受,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反观比亚迪的电动车:秦、唐、 E6、 F3DM,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统一的车型命名,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是母品牌“比亚迪”的概念,所以不具备成立新品牌的基础。

2、哈弗,是在母品牌旗下单独成立的一个SUV品类品牌;众所周知的路虎(LAND-ROVER)、JEEP也分别是在母品牌--罗孚(Rover)、克莱斯勒(Chrysler)基础上打造的SUV品牌,反观比亚迪已与戴姆勒合资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腾势,所以比亚迪旗下再成立个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显然不再具备必要条件了。

3、哈弗成立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骄人的销量成绩基础上,品牌独立之后可以使其更具有专业性。反观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在发展初期阶段,比亚迪的电动车处在市场探索期,过早成立一个新的品牌反而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

前车之鉴,不能搞

奇瑞多品牌战略之所以失败,核心问题就是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缺乏创新性的营销、缺乏对品牌的定位。

吉利的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线拉长,而自身研发、生产、营销等能力不足导致三个品牌发展畸形,回归母品牌是必然选择。

不难发现,实施多品牌战略会导致资源分散,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合理利用,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营销力不足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最终产生很大的机会成本,得不偿失。

比亚迪也受过挫:10年的时候,由于产品品质和经销商渠道的问题,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由此进入企业的调整期。

正是有别人的失败案例和自身的惨痛经历,才让比亚迪专心致志搞研发,聚精会神搞生产,也才有了速锐,思锐,秦等有竞争力的车型,同时赢得了业界赞赏。比亚迪不能小有成绩之后又开始搞新品牌,试问比亚迪有几个像哈弗H6那样的“金牛”型产品;搞第二品牌成本太高、风险太大,玩不好就把自己玩进去了。

集中精力,不要搞

正是比亚迪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坚持技术创新,在自主品牌中率先研发、量产、完成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及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装车;凭借自己的电池制造经验,使得其新能源汽车技术在自主品牌中拥有绝对优势并逐渐得到了认可。纯电动轿车--E6率先投入到出租车的运营。混合动力--“秦”通过特色的营销一炮打响,销量也在不断攀升。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此前提下,比亚迪应该继续发挥自身强项,潜心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不是搞第二品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荒废了自己的强项,到头来品牌没搞好,新能源汽车也耽误了,最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以往比亚迪给人留下了“低端、模仿、品质差”等不好印象,但是改善形象不是一朝之功就能完成的,只能是“麻绳潲水—慢慢来”。搞个第二品牌,也不能立马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反而不如踏踏实实把车设计好了、造好了、品质提升了,把固有品牌做好,让人们产生根本性的改观。否则,无论取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搞多少个品牌,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母品牌。

车企最关键的是拿出品质过硬的产品,提供让人满意的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令客户感到“物超所值”,提升品牌溢价能力,这才是正道。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