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已时日不短,相关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再资本市场上也得到支持与兑现,国际同行也不断涌现着特斯拉、宝马i这样灿烂的爆点。然而挑战依然艰巨,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7642辆的规模不但远低于美国市场,距离2015年累计50万辆的目标也相聚甚远。
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够叫好又叫座?在资本市场和终端市场分别有何基于与挑战?下一个市场引爆点是公共交通还是高端民用?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是汽车性能、技术条件还是营销策略?布局新能源汽车的PE机构们对此有何观点?精明的投资者们又如何应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集行业专家、投资人、管理者于一身的PE机构们,有话要说。
参与本次讨论的主持人是股权投资母基金TSF资本合伙人兼投资总监谢海麟;PE机构高管有DFJ德丰杰合伙人赵光斗先生,DFJ主投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项新能源汽车项目;厦门京道股权投资基金董事长何红章先生,京道基金投资了4个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达5亿元规模;启明创投合伙人于佳女士,启明投资过以贝特瑞为代表的多项锂电池产业项目;上海欧擎创投高级投资经理朱恩乐先生,欧擎投资了车用锂电池产业的国轩高科动力能源项目;国民新能源总经理杨东华先生,国民新能源投资了纯电公共交通系统供应商上海电巴新能源项目。
1.TSF资本谢海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但是从终端销售市场看却表现不佳,什么原因造成的?
京道何红章:这是绝大多数新产品市场在初期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原因有消费者认知程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成本和售价高等等。
欧擎朱恩乐:主要原因在受制于充电设施、充电时间、电池寿命以及成本的影响。所以目前尽管有购车补贴,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较少。
DFJ赵光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迟缓,是谁说迅速的?市场也不能开展顺利,没有政府的大力鼓励,甚至是强制的措施,短期不可能在市场上有突破。
国民新能源杨东华:终端市场对现有产品的需求不足,无法满足各类使用者对传统汽车的替换需求。
启明于佳:一是技术的安全保障不足,雪佛兰VOLT、菲斯克等领先厂商都发生过碰撞后电池起火事故,为消费者接受电动车直接蒙上了阴影;二是锂电池的技术进展情况,技术限制使行驶速度和续航里程受限;三是目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少,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极为不便;四是成本因素,电池的成本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制造成本高昂,所以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较贵,缺乏性价比。
新能源汽车在终端市场上还未有靓丽的表现。
2.TSF资本谢海麟:如何扭转该局面?加大政府补贴金额?扩大补贴范围?调整战略布局方向?
欧擎朱恩乐:国内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是锂电池动力汽车的发展。随着国内核心技术的发展,电池性能会不断提升,成本会不断下降。2012年每千瓦时的电池成本相比2008年下降一半以上。目前加上中央与地方政府补贴后,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与同等配置的传统汽车差距已经逐渐缩小。未来随着电池等技术的进步,预计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届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便在于充换电设施,这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基础和保障。政府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支持的同时,需要大规模建设充换电设施。
DFJ:扭转局面,只有由政府实行半强制性的措施,规定公务用车和公交车辆一律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补贴或免税,逐渐全面开放进口,以竞争形式提升技术水平。
京道何红章:说扭转不准确,应该是逐步改善。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是必须的,不仅仅是补贴,目前补贴的力度尚可,但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更为迫切的问题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电网公司垂直管理的体制以及其自身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是最大的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开放竞争,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把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向普天、中石油、中石化[微博]以及民营资本开放,还有地方性强制性法规的配合。治本之策是继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尤其是配电端的市场化。另外对于在山东等地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需求旺盛的低速电动车,应该在强调安全性的同时继续保持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因为低速电动车才是真正具备强大力量的破坏性创新,并且已经激发出了极为旺盛的真实的消费者需求。对山东的局面应该是保护而不是扼杀。
国民新能源杨东华:调整战略布局方向为时下可行方案之一,比如发展纯电动出租车,既能够利用行业特性贯彻引导政策,又能实际为新能源汽车的终端使用提出新的分类。
启明于佳:仅靠补贴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销售是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想要扭转这种局面,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和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带来的便利性。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的“组合拳”政策支持会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率,如政府补贴、不限牌、推动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充电桩和充电站建设等。例如:上海已经联合一些租车公司推动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将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
3.TSF资本谢海麟:会不会遇到像几年前风能、太阳能发电类似的前端产能过剩,后端需求不足的问题?何时会有实质性影响?
欧擎朱恩乐:短期内不会产生产能过剩的问题,锂电已经进入动力时代。
京道何红章: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大多数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会长期存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天之道。
DFJ赵光斗:风能,太阳能是不属于消费形态的投资和科技,而是属于基础建设,政府的大量补贴和鼓励,不能解决市场供需的长期生态。汽车是属于消费大众的末端产品,优胜劣败的自由竞争,政府的角色只要适当的免税和短期的补贴,就能有实质的影响。
启明于佳:不会。一是新能源汽车有其使用价值,虽然购置成本相对高,但是使用成本相对低;二是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对中国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三是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新能源汽车便利性逐渐增强;四是一些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促进人们的购买愿望和使用愿望;五是新能源汽车与风能、太阳能的产业特点不同,如果终端销售不足,带来大量库存,企业会自觉调整产量和技术标准以适应市场需求,产业调整的能力相对较强。
4.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和中期的预期如何?面对不达预期的市场反应,作为投资人是否有战略上的调整,或者战术上的应对?
京道何红章:所有的行业总是机会与威胁并存,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目前政策面已经释放了比较多的利好,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大,短期和中期看好,影响长期的因素比较复杂不好判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一定要有足够的前瞻性,把握好投资的时间节奏,认真梳理整个产业链条,选择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标的。就京道基金自身而言,继市场更为低迷的12年对新能源汽车做了行业内最大的一笔投资之后,我们一直在持续关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布局,加大投入,保持在这一重点战略领域的领先态势。
DFJ赵光斗:投资人免不了会有投资在产业和市场上的不顺利,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风险,也是良性的产业进步的过程。我们认为投资的方向应该由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逐渐进入整车生产。战略上与政府配合,战术上尽量引进新技术,利用国内特有的优势,发展个别的零部件的量产。
欧擎朱恩乐: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短期及中期预期比较看好。从政策角度看,未来3-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加速增长期。从供给端上,国内主要车企已开发出性能较好,可满足城市内日常上下班需求的产品,算上补贴后,部分产品的价格劣势已明显减小,对消费者拥有较强的吸引力。从需求端上,随着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公共领域比较成功的试验运行,未来私人消费市场的打开将指日可待。
国民新能源杨东华:行业整体发展短板频出,发展速度不太明确,我们更愿意尝试细分终端市场,比如纯电出租车,聚焦于具体子行业使得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特定用户需求。同时,我国大城市内整治雾霾天气的需求也非常强烈,纯电出租车更有理由在市场、技术、补贴角度获得更大的支持。
启明于佳:在所有新能源汽车类型中,动力电池汽车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燃料电池汽车,10年之内很难发展成为主流的新能源车型,因为产品本身和上游燃料两个环节都不具有成熟的、可大规模商用的解决方案。而动力电池汽车的批量生产不存在可见的原材料上的限制,随着产量提升、技术进步以及充电点变密集,电池成本高和充电速度慢的短板可以被弥补或最终解决。此外,电力的生产和输运非常成熟,而且国外已经有众多的充电服务公司和成型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我们预计,在产品性能不断改进、成本下降、补贴给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增长,2014-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望实现每年同比100%增长。作为投资人,我们非常关注电池技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希望在电池技术及相关领域有一些投资机会。另外,充电桩建设和运营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最为受益的行业。通过观察海外的充电网络,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是从上游设备生产或者电站建设开始向充电服务渗透,通过和多家车企合作,扩充下游充电车辆数目,同时结合移动互联网提供充付费和定位。这一类企业目前仍处于网络铺设阶段,用户数量不足以支撑电桩盈利,但从长远来看将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需求弹性最大的行业方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