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本文的作者王忍,是北京市民,正在选购电动车。他经常参加电动汽车的试乘试驾等活动,是北京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紧密观察者。他在本文中的观点代表了许多消费者的态度,特此发表,供各方参考。
4月19日,笔者作为一名的普通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代表,参加了由“”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在论坛上,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消费者们齐聚一堂,阐释了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特别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孙逢春副校长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的牛近明主任,分别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实施者的角度,介绍了北京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始末和具体考虑,回应了两个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笔者最大的疑惑,即“北京市为什么只接受纯电动汽车”和“北京市为什么要搞车企目录和产品目录”。经过这些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人士的讲解,笔者对于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概念,对于北京市政府的考虑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各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但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的疑惑。
王忍参加“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
在参加论坛之前,笔者曾访问过身边一些对于新能源汽车了解程度不一的朋友们一个问题:“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你究竟有什么疑虑?”,回答的结果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点:第一,充电桩或充电站少;第二,新能源汽车售价高,里程短,充电时间长,性价比不高;第三,技术还不成熟,服务还不到位,未来发展还不明确。这朴素的三个疑虑,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不信任,针对的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极:政府、车企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其他参与者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吸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培育出健康、成熟的市场,把新能源变为一种理念,融入大家的生活。简单来说,首先,政府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北京市政府究竟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少优惠和便利条件扶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稳定性有多高,执行力有多强。其次,车企面对新能源的市场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提高补贴资金使用的利用率,切实降低消费者的采购成本、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最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其他参与者,包括研究学者如何在政策层面上,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和依据,汽车销售商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和贴心的服务,充电设施供应商如何打通与物业部门的关系,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如何有效地整合,形成整体的合力。
“问政府”关键词:透明度
在“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上,虽然笔者获得了一次宝贵的提问机会,但由于时间所限,很多观点难以准确表达。在所有疑虑之中,笔者最先想问的就是政府的新能源汽车管理等相关部门的“透明度”问题。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决策的透明度。在此次论坛上,孙逢春副校长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市相关新能源政策的制定出台过程,笔者深深体会到决策部门考虑的复杂性和周延性。一项政策的出台,需要顾及方方面面,既有宏观的考量,也有微观的兼顾,决策者所考虑的问题,绝非消费者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是这一过程,能否更加透明,当消费者有疑虑的时候,政府相关部门能否亲自做出说明,或者通过专家学者之口,对制定政策的过程进行详细解释。谣言止于智者,而智者必须先了解事实。所以,笔者想建议北京市相关部门,能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测评等环节及进度,及时地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开,通过各种媒体让关心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了解到政府的考虑,并尽快地回应消费者的疑虑,破解横亘在政府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让决策者的态度不再模糊,与消费者的距离不再遥远。
二是政策落地的透明度。众所周知,北京市政府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辅助政策,例如在北京市内修建1000个公用充电桩,北京市科委推动六家整车企业与北京市首批六家大型物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工作等。这些好的政策切实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一丝曙光。但是笔者想请问的是,这些好的政策究竟如何落地,有没有时间表,究竟哪个部门来牵头落实,这些信息是否能及时地予以公布。特别是公用充电桩的建设进度问题,究竟哪些充电桩正在建设,何时能投入使用,充电价格如何确定,充电时是否还需收取费用等,更应尽早发布。只有把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待建充电桩才能真正成为开启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金钥匙。
三是反馈修正的透明度。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的发展领域,任何决策都很难做到百分百正确,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合适的政策,或者有局限性的政策,如何进行修正,也应尽快提上日程,予以公开。例如消费者关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否进北京”老问题,能否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微调,对于具备充电条件的消费者,准许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又如,根据北京市摇号政策相关规定,具备新能源汽车购买资格后,6个月内必须购车,否则指标作废。而目前北京市场只有7款车型准许购买,虽然6月和9月还将公布一批车型,但第一批和第二批摇号者已经面临摇号资格即将过期作废的风险,相关部门能否对这一情况予以重视,适当延长购买期限等等。
“问企业”关键词:成本
作为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各大车企,是笔者希望提问的第二个目标,对于消费者来说,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动车。我想,不同的收入水平和需求,会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安全、里程、质量、方便、空间等等,这些要求汇总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字:“成本”。这个成本既包括购买成本,也包括使用成本。
从购买成本上来说,就是价格问题。目前,普通消费者对于价格问题十分敏感,特别是部分汽油车改装车型,纯电动版与汽油版往往相差几万或十多万元,享受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双重补贴后,仍较为昂贵,远超过普通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要想电动汽车不是沦为有钱人的玩具,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就一定得弄清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和必须具备的里程。从价格上来说,虽然纯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低于汽油车,但对比同等价位的汽油车,纯电动车的品质则远远不如,要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必须不断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性价比,价格要更具竞争力。特别是一些续航里程较高,已经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电动车,在推广阶段,不应成为企业的高利润来源,而应充分运用价格的武器,锁定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尽快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里程上来说,虽然经过统计,80%的消费者日常里程不超过100公里,15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是最经济的里程。但统计学上的数据难以衡量消费者内心的尺度。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不应当只是成为一台代步车,而需要承担周末游玩及中距离的出行,这就要求续航里程应当进入一个更高的区间。
从使用成本上来说,既有经济成本,也有时间成本。目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键问题的就是怎么充电,价格如何。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安装充电桩,在与物业协调中遇到很多困难。作为车企,能否调动相关资源,协助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使用过程中,能否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电动汽车出现任何问题时,能高效快捷地提供拖车、修理、代步服务等等。在未来消费者选购新车时,能否合理计算二手车残值,降低置换成本,都应成为车企应当考虑的问题。
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其他参与者” 关键词:服务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除了车企之外,还有很多的参与者,既包括产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包括电池、充电服务的提供者,还有保险、金融、销售行业等等。那么这些参与者们,究竟应如何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呢,笔者也有一些问题想问。
首先,对于研究机构和学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走向究竟如何?如何切实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门槛?如何提高补贴资金的效能?能否对现有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更为科学的判断?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究竟哪种更适应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租赁能否成为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手段,怎样创造更为合理的盈利模式等等,既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的期待。
其次,对于充电服务的提供者,能否提出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按照订制的方式,解决充电的烦恼?能否协调私人充电桩的共享,营造消费者、物业、车企等方面的共赢?哪种电池的发展模式能继续增加电池容量和密度,降低成本,延长使用次数,提高安全系数?
最后,保险行业能否制定出新能源汽车专用的保险服务方案,降低购买保险成本,特别是出台对于动力电池的专属保险,降低消费者疑虑;金融业者能否为消费者和车企提供更为合理的金融贷款服务,撬动金融杠杆,共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销售者,如何从被动式的“大爷式”服务变为“保姆式”贴心服务,如何运用好互联网及大数据工具,做到快速反应,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消费体验等等,都应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这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思考,也希望这些问题更够抛砖引玉,引发政府、车企、相关从业者和消费者共同思考,大胆提出问题,推动有关各方不断解决问题,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战略构想,切实节能减排,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碧海蓝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