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315晚会报道,力帆、奇瑞、比亚迪、江南奥拓和浙江众泰等汽车4S店为多卖车辆,不惜自降身价,将一些小排量车改头换面成所谓的“内燃观光车”进行销售。
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外形上和汽车一模一样,而且跑起来速度丝毫不比汽车慢的“观光车”,经调查了解后发现,这些观光车其实就是从几大汽车品牌生产的小排量车汽车通过更换车牌等形式改造而成的。
报道中提到,这些“观光车”的手续包括内燃观光车牌、车标、合格证书,以及内燃观光车识别证,改造后可不买保险,不必交购置税,不用每年验车,甚至不需要驾照便可上路行驶。直接向客户销售内燃观光车的手续不仅能节约汽车的运输成本,还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买他们的观光车手续。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些4S店也可以进行销售。
央视调查记者走访了保定、石家庄、衡水、沧州、聊城、德州、宾州7个城市的10多家品牌4S店发现,上述4S店都在以销售内燃观光车的名义销售小排量汽车。 销售人员称,这些车辆既可以做观光车,也可以做老年代步车。河北省保定市一家众泰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明确表示,只需花费4000元手续费,众泰Z100就可以挂内燃观光车的牌子。
我国《非公路旅游观光车 安全使用规范》明确要求“内燃观光车不仅应在国家指定的区域使用,驾驶观光车的人员也要有驾驶资质。”而显然,在某些自主品牌4S店里,内燃观光车却变了“味道”。
尽管315晚会指向的是自主品牌的4S店和改装厂,但在报道中也一阵见血地指出了诸多自主品牌的名单,其中力帆、奇瑞、比亚迪这些自主品牌中的一线品牌均名列榜单。相信看过报道的不少车主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情况究竟持续了多久?是仅仅出现在记者暗访的这些4S店还是更大范围的普遍现象?将小排量车通过更换车牌的方式进行改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这些经过改造的小排量车是否符合道路行驶标准?为何央视记者可以根据线索发现的重大隐患,奇瑞、比亚迪、力帆这些名声在外的自主品牌却视而不见?
一条涵盖改装厂、4S经销商、汽车整车厂的“观光车”生产线浮出水面。而监管的盲区使得原本应该层层设防的关隘变得形同虚设。相信不少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的问,汽车整车厂在整个事件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被改装厂和经销商蒙在鼓里的非知情者?还是根本就被捆绑在这条漫长利益链条中的利益分享者?
试问一下,这些涉事的自主品牌大区经理都去哪儿了?例行的经销商走访、顾客回访等制度为何变成了“子虚乌有”?为何他们会针对这样投机取巧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视而不见?
这些4S店违规改装小排量出售,表面上看既迎合了部分消费者不愿意缴纳购置税和每年不愿意验车的“需求”,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主品牌大区的销量,使得一线大区经理们可以有一个相对靓丽的销售数据汇报给总部,这确实是一件一举三得的“好事”。但情况真的是这样美好吗?
这些“获利”的自主品牌、经销商和部分车主,他们想没想过,这样的“变通”一方面损坏的是国家正常的税收,一方面也将道路驾驶中的风险一股脑地不负责任地推给了“占了一点点小便宜”的车主和广大的毫不知情的路人,。
试问一下,如果这些性能跟普通汽车相差无几的代步车发生了交通事故或者是碰上了无辜的路人,所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支付?保险公司因为车辆没有缴纳相关的保险,自然不会进行正常的赔付,谁来管那些无辜的交通事故受害方呢?
当黑幕徐徐揭开,是否力帆、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是无辜地的“躺着中枪”了呢?无论答案如何,但必须承认的是,一个没有能力对经销商销售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的品牌,本身也应该承担失察之责,试问一下,为何其他自主品牌或者是外资品牌并没有出现这样恶劣的偷换概念的行径呢?
所以,这次央视315拿代步车说事,列出了涉及的自主品牌名单,并不是别有用心,让其“躺着中枪”。这些自主品牌也确实应该反思一下对于经销商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毕竟经销商是品牌通消费者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品牌处于第一线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弄虚作假、暗度陈仓损害的不仅仅是区域经销商的声誉,也会令整个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
原本应该是汽车强国梦想践行者的自主品牌,却因为极少数经销商急功近利、偷梁换柱的行径在车主心中一落千丈,在销量数据和品牌形象之间,这些涉事的自主品牌是不是该认真算算大帐了?
我们当然清楚作为自主品牌经销商,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有严峻。一方面,产品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都离合资品牌有一定距离,但近年来,合资品牌却丝毫没有减少扩大市场份额的步伐,纷纷下沉渠道,将目光聚焦到了三四线这些原本自主品牌的“自营地”上,将门店开到了自主品牌4S店的边上,原本相安无事变成了短兵相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到限购限行的浪潮中来,车牌越来越难拿,自然也随机迎来的是消费的升级浪潮。内忧外患之下,对于这些尚处于品牌建设期的自主品牌和经销商而言,顿时有了兵临城下之感。
自主品牌面临着外资竞争的巨大压力是有目共睹的,市场份额缩水也是让很多关心自主品牌的国人揪心的一件事,但恰恰是这样严峻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更是要从自身研发做起,踏踏实实提升产品品质,而不能想出或者纵容经销商通过这样的“歪门邪道”提升销量,赚得一时的销售数据和经济利益,这显然是得不偿失,捡个芝麻却丢了整个西瓜。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起事件再一次给少数自主品牌的经销商敲响了警钟,纸里包不住火,你们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迟早会遭到曝光和厂商的严厉惩罚,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