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股比是大家最近讨论的业界重点话题之一,不过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话,算是给国有车企吃了一个缓痛剂,暂时不用为此感到担心。不过正如笔者上篇文章中所说的,合资股比开放是大势所趋,合资车企的中方必须要从现在开始,真切的将这个趋势放在心里,尽快做好应对的准备。
今天,程远老师发表的文章,批评了合资自主品牌发展的畸形。确实,笔者也曾经发表过相同的看法,合资自主诞生时,曾被认为是合资车企中方逐渐掌握话语权的途径,但几年过去却演变成为了一种应付政策目标的鸡肋。然而,在合资股比开放已经被提上日程的情况下,我认为合资车企的中方真要好好将合资自主品牌做起来了,因为这恐怕是其将来掌握合资车企话语权甚至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道路。
正确对待合资中外双方的关系
在合资车企的发展历程中,中方双方的关系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最早期属于技术合作,外国人来当老师,我们当学生。老师愿意教,学生也愿意学。发展到中期,合资双方从师生关系转变为了同事关系,外方负责产品、技术,中方负责生产、争取政策支持。最近这几年,中方想回到过去,再当学生希望能学到更多东西,但外方这个老师不干了,他们担心教会学生饿死老师,所以直接把参考答案拿过来给中方,让其照葫芦画瓢的学,就是不肯教方法。
外方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吃一亏长一智。他们曾经在韩国、日本也是与它们合作,但后来都被踢了出去,今天还受到他们的直接竞争。如果再把中国企业培养起来,那他们的日子肯定就更难过了。
也正是因为合资车企的中方一直学不到汽车行业产业链的精髓,所以只能依靠外方才能生存。中方现在所提供的生产场地、政策支持,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任何一个国有车企、地方政府都能够提供。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车型和技术的外方当然就成了香饽饽,如果不是中国政府规定一家外国车企只能有两个合资伙伴,中方的话语权就更弱了。现在国有车企都站出来反对合资股比开放,不是担心外方立刻就从合资公司中撤资,而是担心外方拿着这个筹码不断要价,进一步蚕食合资公司的收益。
所以,中方必须要正确理解合资双方之间“既是合作伙伴,更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不能满足于目前这种盈利的合资模式,要掌握话语权,就必须要将合资这个外方当做是竞争对手。要多从外方那里学东西,学真东西。
现在,国家希望合资车企要做合资自主,这就是给合资中方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相当于给中方报了一个辅导班,要老师教一些精髓。如果中方还抱着直接照抄参考答案的态度来学习,那这个合资自主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
合资中方必须要做好合资自主
外方出车型和技术,中方出生产场地和争取政策支持的合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新的合作方式,必须是双方在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广泛深度合作。但是,依靠现有合资生产外方产品的形式,很难形成新的深度合作模式。而合资自主品牌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
首先,合资自主是大势所趋,中方必须要让外方必须要认清这个事实。中国市场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也必然要走向全面自主。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合资公司要逐渐从外方主导向中方主导上改变,从中方跟着外方赚钱向外方跟着中方赚钱的方式上转变。要么合资公司以合资自主的主要形式继续存活,要么外方独立中方玩彻底的自主,双方变成面对面的竞争者。
其次,合资自主品牌是合资双方共同拥有的财产,包括产品和品牌,在隐形的政策压力之下,外方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现有的合资模式之下,合资车企生产外方引入的产品,以及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独立开发的产品,但其品牌仍然只属于外方,合资车企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中方不能从品牌价值增长中获利。而且,外方对技术上的把控,为它们赢得了零部件供应链上的绝对利益,这对中方也是不公平的。去年,合资车企收益的实际比例成为业界关注的一大焦点,这其实也说明在合资公司中,中方的收益偏低,已经引起了中方的不满。而在合资自主品牌这个产业中,新成立的品牌属于合资双方所有,中方能够从品牌价值中获利,外方也并非是一无所获。同时,外方的品牌价值依然只有外方拥有。
第三,在这个新的模式中,双方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共需共赢。
除了新品牌价值上的分成,合资外方在合资自主中还有很多收益方式。比如向中方传授汽车产业管理、方法、流程等方面获得的直接回报。再比如,新车型的开发是双方共同主导的,对新车型外方也拥有一半的知识产权。还比如,在产品供应链上,合资自主的产品也可以部分优先选用合资外方旗下的子公司、参股公司等等。
合资车企的中方,也不要把合资自主当成是一种革命,通过这种方式将外方直接干趴下。我们不是要学会了饿死师傅,而是希望能够与师傅共同在这个行业里吃饭。在利益的争取上,我们以双方共赢为基础,去争取应该得到的利益。
总而言之,对于合资自主这种形式,国家从政策上支持它发展,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目前中方双方共同用糊弄的方式来对待合资自主,就完全违背了这一企业形式的初衷。对合资中方而言,合资自主是未来合资股比开放时的话语权,也是未来实现有能力与外方脱离的手段。若不正视它的发展,那么未来就只能一直依靠政策的压力,才能跟在外方后面吃点碎肉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