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股比之争一直是闹得沸混扬扬,但无论如何,中国汽车业进一步的开放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股比保护只可能是一个特定的阶段的特定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如果股比真的放开之后,中国的汽车产业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
笔者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股比放开之后,国有车企全军覆没,最终被民营车企整合收购,中国汽车市场真正步入全面竞争时代。
现在中国汽车企业分为两个阵营,国企阵营和民企阵营,国企阵营包括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长安、华晨、广汽、奇瑞、江淮等大型车企,除了江淮奇瑞之外,都以合资车企为利润支撑,江淮的利润来源于其商用车项目,刚刚拥有合资企业的奇瑞也是所有国企中唯一亏损且亏损非常严重的一个。民企阵营包括吉利、比亚迪、长城、力帆、青年、华泰、众泰等众多车企,风头最劲的吉利、比亚迪、长城已经步入了造车的正常轨道,正在快速前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企显然比民企要活得滋润,即使是连年亏损的奇瑞汽车也不差钱,一个新车上市发布会动辄四五千万,因为有政府撑腰补贴,即使是销量已经下滑到月销量不到两万辆,日子照样过得非常舒坦。而民营车企显然要活得艰难得多,要靠一款车型真刀实枪地打天下。但在自主品牌方面,民营车企的表现普遍要好于国企,尤其是长城,已经成为中国名符其实的最会赚钱的车企,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也让国人刮目相看;比亚迪虽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但在新能源领域仍然是主力军。
如果股比放开之后,随着中方股权的减少,中方将丧失大部分利润分红乃至更多话语权,这些国有车企的日子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过了,因为没有真正可以打天下的车型,到时可以预料到的一个局面是:一汽自主,亏,北汽自主,亏,华晨自主,亏,广汽自主,亏,上汽自主,亏……在亏损声一片的情况下,政府碍于经济包袱和舆论的压力,做出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那就是对这些国有车企进行改制,让民企收购国企。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四大四小都已经成了“空壳”了,但政府不可能坐视他们破产消失,因为这些车企“虎死余威犹在”,而且这些车企还有着众多的员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资源整合,政府出面让那些发展势头迅猛的民营车企收购整合国营车企。
如果这种设想真的成为现实,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倒真的是一大幸事,会真正地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前行的进程,实现“汽车强国梦”。
首先,民营车企的经营压力促进能力提升。
对于民营车企来说,他们必须靠市场说话,靠销量赢天下,必须全力以赴地造好车,千方百计推出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车型。而国有车企的首要任务则是政治任务,听党的话,跟党走,车型好不好领导说了算,而不是市场说了算,更多地按照政治要求造车,而不是市场规律造车,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违背市场规律注定任何事都干不成。在国企内部,尽管这些年已经引入了很多现代的管理运营机制,但还是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譬如缺乏追责机制,车型失败成功一个样,销量好坏一个样,完全与市场脱轨。因此,如果国有车企被民营车企收购之后,无论是新技术的研发还是新车型的推出,都会比原来的国企要快很多。
其次,国有车企的正面资产将会帮助民营车企提升整体实力。
尽管国有车企失去股比保护之后有可能会成为空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有车企仍然有许多可以为民营车企所用的“遗产”,譬如国有车企在合资品牌帮助下建立的生产线,譬如国有车企这些年积聚的人才,对民营车企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生产线在国有车企可能造不出好车,但到了民营车企手里,就有可能造出和大众相媲美的新车型。在国有车企可能只是个因循守旧的车间主任,到了民营车企可能就会成业个敢想敢干的厂长甚至是总经理。
第三、国有车企退出,有助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竞争。
国有车企虽然产品竞争力有欠缺,但是其政府背景却使得其在各类公务车采购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制定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国有车企全面退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就不会再顾忌国有车企的利益而制定出一些对民营车企不利的政策,民营车企也能享受到原本就应该享受到的政策。
如此一来,中国的汽车企业就真正地处于市场化的竞争条件下,可以完全凭产品实力打天下,促进中国汽车企业实力的全面提升。
实际上,国有车企自主品牌的现状已经证明国企体制是无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的,一汽奔腾的底盘是马自达的,红旗H7的底盘是皇冠的;上汽名爵是罗孚的遗产……几大国企的自主品牌车型多是借力旗下合资品牌的,要想真正强大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必须依靠机制更加灵活的民营车企,长城、吉利、比亚迪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当然,这只是一个“狂想曲”而已,对中国的领导者来说,稳定压倒一切,汽车工业要发展,要实现汽车强国梦,但与稳定相比,中国的领导显然更喜欢稳定,而如果这些老国企都转化为民企,势必会像当年的国企改制一样,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显然是领导们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也就是说,国企还是会长期地存在下去,所以笔者的这种设想也只能是“黄粱一梦”了。
但如果这个“狂想曲”真的实现了,无论对中国汽车工业,还是对那些有志于投身中国汽车工业的国人来说,还是中国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此消息代表立场或赞同其中的观点、立场或描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