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节能车辆补贴标准更加严格”成为议论焦点,媒体报道,10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节能车补贴标准,入围产品的平均油耗门槛将由6.9升变为6.3升。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实施后,只有百公里平均油耗6.3升以下的车型,才能延续补贴3000元的政策。按照新的节能补贴标准,此前能获得补贴的共420余款车型中,有300多款车型将不再享受节能补贴政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节能车辆的补贴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目前比较明显的给予新政的负面评价未来还要注意什么?这项情况到底是否有利于我国汽车市场产品的节能减排?笔者简要谈一下几点。
第一点、补贴政策变门槛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如果说3000元补贴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改变市场格局,倒不可能发生,但是也不能小窥这3000元补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的成本降低,今天和一位朋友谈到汽车成本情况,现在国产或者自主汽车的车价摆在这里,一些我们原来认为很重要的部件,比如说发动机成本,如果采用最普通的通用型的技术,也就是几千元左右,如果原来车辆将补贴的这部分成本融合在一起了,现在消费者买单的成本要高一些。
另外一个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层次多元化,目前享用节能减排的车辆,更多的层面还是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如果将国家的节能减排补贴以“标签”的方式贴在这些车型上,在进行特定市场竞争的时候,自然占据较大的优势,并且这部分比重的影响,笔者认为会多于上一部分,因为第一部分,汽车制造商或者经销商为了能够吸引消费者,进行一些战略上的促销活动,将失去补贴的3000元补贴给消费者,但是这个标签不是汽车制造商所能够左右。
第二点、节能补贴是导向性政策,长期有利于消费者。
汽车制造商面对这项政策,如果想要获得相应的政策红利,最为直接的情况便是,让自己的发动机或者整车集成的过程中,能够有着大于平均数的能力。
政策摆在这里,意味着从全局上进行的国家战略定位,包括汽车生产能耗、使用能耗,这些影响国家的能源战略,引导情况,也是逐步进行变更的。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讲,都在谈自己的战略规划,产品升级等情况,而实际的情况是这些战略层面的东西,不能用简单的“刻舟求剑”的方式进行制定,而应该努力做到一种动态化的预测政府政策,有可能的补贴方式结合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从这些触发点,使得自己市场的产品总是能够走在同类竞争对手产品的前面,成为政策的受益者。
对于消费者来讲,短时期内,或许自身喜欢的车型选择出现了问题,但是实际情况下,如果更多的车型实现了6.2升百公里油耗,甚至更低的油耗,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也是一笔不错的使用成本降低,特别是随着汽车制造商努力通过这个门槛,长远来看,能够出现更多的节能汽车走入民众中去,这对于改善环境情况,这对于汽车使用成本等方面来讲,都是有利的。
第三点、节能补贴和新能源补贴应该区别看待。
新能源汽车补贴情况和节能汽车补贴政策二者都应该受到重视,但是二者由于市场状态差别较大,也有很大的不同。
特别是当下,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非要把这个污染的责任推到汽车排放的头上,更应该重视节能汽车补贴,因为这个车辆的市场非常庞大,我们看到了我国汽车市场每年动辄2000万辆左右的市场容量,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种节能汽车的功劳,这个时候如果国家在这个方面给了充分的引导,能够起到的效果也将会非常明显。
但是节能补贴属于针对成熟汽车市场的补贴,这种形式不能大锅饭似的补贴,一方面纳税人的钱才没有这么多,再者对于整体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效果也不佳,所以逐步进行相应的提升门槛,并且长久时间的进行这项补贴非常具有意义。
新能源汽车的引导政策,目的是让这项未来的技术能够持续进行研发,达到技术成熟,这里面就存在让多数专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持续下去的责任,因为政府主导这个事情,政府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进行政策倾斜、进行资金注入,整个受益面也应该更加广阔。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理解偏了,为什么这样呢?比如说,由于空气污染很严重,很多人想要用新能源汽车补贴来代替节能减排补贴,这样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整个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这里,特别是纯电动车,市场保有量不足,借以来改善空气质量效果也不会太明显。
第四点、政府节能政策梯度需要提前放出。
事实上,这次媒体方面针对节能汽车补贴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负面焦点,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是否真正的实现我们政府经常提到的“公开、透明”等,不然的话,会让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无所适从的。比如说汽车制造商进行产品来发和定位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整体的成本如何,然后售价的战略如何,政府突然间的政策换向,直接导致了整个步骤混乱,这是不科学的。
如果政府方面想要一个更加能够接受的舆论,就需要做到细处,这里面需要根据当下的一些政策进行学习,就是我们以多少数量过了门槛作为触发开关,如果补贴的节能汽车数量超过了一定的数值,意味着门槛上升,这样无论汽车制造商还是消费者都更加关注和支持节能减排技术。
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此消息代表立场或赞同其中的观点、立场或描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