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推广迅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驾驶电动汽车出行。同样,充电桩建设也愈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有桩无位”、“有位无电”,以及使用率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配套设施需再加速
截至2017年2月8日,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超过4.23万个。如果以上配置指标都通过审核,当前,北京新能源小客车个人配置指标所剩不多。
对电动车来说,充电是日常使用中最为关心和重要的事情。因此,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成了首要任务。
有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已建成2.1万个充电桩,包括专用充电桩3700根,公共充电桩5008根,自用充电桩1.2万根。虽然2016年数据暂未公布,但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北京还将新建3000个公用充电桩,进一步加强推广新能源汽车。
给车充电不容易
然而,记者体验后发现,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简单。
晚上10点左右,记者前往团结湖附近的国家电网营业厅给车辆充电,此时两个充电桩均在工作中。等待数小时后,就在记者即将要结束充电时,有一名车主也来为他的车辆充电。他表示,是从垡头一路“找”过来的。“开到这儿之前已经到过两个充电站,都没有多余的充电桩。眼看着电量还剩不到15%,这儿要是再充不上,指不定一会儿会被扔在哪。”新能源车主王先生无奈地说。
此外,记者算过一笔账,快充需要一两个小时,慢充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停车费大都为6元/小时,贵的要10元/小时。电费、服务费,再加上停车费,少说也得三四十元。这样一来,费用与燃油车差不了多少。
然而,地下停车场内的充电桩却是“人迹罕至”。记者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公共充电站看到4个慢充桩、5个快充桩,却没有车在此充电。同样,位于东四环的某商场地下停车场的充电桩也少有人使用。可见,想要为车主带来真正的福利,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