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提出对“钢铁、煤炭、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产能,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指示。新能源汽车再一次被推波助澜,成为上位。而在消费者心里,对新能源汽车的心结无非就是两点,一个是续航里程,再者就是让众人吐槽的漫长充电时间。然而时至今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00公里早已不足为奇。但是,续航里程的增加,势必要加大电池组的容量,充电时间就会越长。那么如何缩短充电时间,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呢?
针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漫长的充电时间,保时捷就推出了“快充”计划。保时捷 Mission E百公里加速为 3.5 秒,最大续航里程为超过300 英里,采用800V 充电系统能够在15 分钟内让 Mission E 的充电状态达到 80%(0 达到 250 英里约合 402 公里)。作为对比,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能在 40 分钟内将一辆续航 500 公里左右的特斯拉 Model S 充满至 80% 的电量。据保时捷 CEO Oliver Blume 透露,Mission E将会在 10 年内问世。
Mission E的快充究竟是个什么鬼?
提起“快充”一词,相信大家更会联想到某款手机的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那么快充真的会有那么神奇吗?它究竟会不会像三星note7那样一言不合,就开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快充和慢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快充和慢充是相对概念,一般快充直流充电的电压都是大于电池电压的,短时间内对电池组进行快速补电,充电速度快为大功率直流充电。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而慢充指交流充电,充电过程需6-8小时。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快速充电的条件下,快速充电将在瞬间向电池内输入大电流,经常使用快速充电模式会降低电池的还原能力,减少电池充放电的循环次数,从而牺牲电池的循环寿命为代价。
那么基于安全因素,在快充方案里电源管理模块早就预设了手机电池所能承受最高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安全防护机制,其中包括了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放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多项防护技术,确切的来说,这种快充技术还算比较安全。
快充势必为新能源汽车带来行业春天
第一、随着补贴的退坡,消费者自己掏钱买电池了,多跑100公里就要多买100公里的电池,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跑个一两百公里的电池,再加上快充。
第二、很多城市地理空间有限,充电桩建设也有限,提升充电桩的利用效率只能靠缩短时间。本来一个充电桩一两个小时满足了,一天满打满算才是十几辆车。但是15分钟,充电桩的利用效率就会高很多。
第三、电池的能量密度、成本、性价比都做得很好时,有快充更是锦上添花,消费者肯定接受。
要想任性快充,与标准对话,让技术发声!
未来界定快充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标准之争。快充利用高压充电增大充电传输功率已经是行业公式。高压充电肯定要对电网造成很大负担,无论是电网稳定、扩容、物业用电都将迫切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对充电动汽车充电出台统一标准。二是锂电池材料技术发展的瓶颈。众所周知,锂电池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的独当一面的一员大将。未来在保障能量密度的情况下,提高锂电池对于快速充电的容受能力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相信随着快充技术方案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一下,未来,当新能源汽车没电了,只要插上电源,完全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充满电就是分分钟的事儿。这样的充电速度,这是一种享受啊!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