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友友用车是否有恶意卷款跑路的嫌疑,但此现象表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要玩“活”,是有困难的。
汽车分时租赁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从传统的汽车短租业务切分出时间模块更短的分时租赁业务,随后部分主机厂和创业公司也通通冲进这个领域,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以网点取还、自由取还、C2C模式为主的几大模式也已发展成熟,而在国内,玩家模式与国外别无二致,主要车型为电动汽车。
在电动汽车中,分时租赁面临的问题是布点难、成本投入大、用户群体不买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
据了解,目前真正盈利的分时租赁公司并不多,大部公司主要还是依靠补贴获取低价的车辆成本从而赚取租金利润,目前只有部分区域的电动车分时租赁产生盈利。但自国家补贴调整以来,要求“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车辆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
因为“累计3万公里”指标限制,再加上“次年清算”,要想拿到国补,可能要等到一年半之后,大大加重了运营商的经济负担。而另一方面,要想在一年内达到3万公里,必须每天跑100公里。调查显示,车辆实际使用率大概在45%,大部分车辆是空置在家。并且,许多车辆不能保证天天在路上,而且难以保证每天都行驶100公里以上。这样一来,许多车辆是拿不到补贴的。就这一点,分时租赁运营商就吃不消。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成本主要为,车价、保险成本、充电成本、停车成本、运营成本、相关固定成本。而收入主要分为3大部分,租金收入和汽车使用3年后的处置收入(仅限于自有车重资产模式),以及押金。就目前的情况看,成本开销大,营运情况不理想导致的收入少,要收回成本至少要3~5年。有数据统计,目前分时租赁企业平均单车亏损在一天50元-120元。
算下来,友友用车目前是亏钱在运营,钱烧得差不多了,不跑路,也玩不了多久了,除非有资本接盘,再进行融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