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百人会研报: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2016-07-01 11:48:03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核心提示:3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了电动汽车热点问题系列研讨会Ⅰ,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电池使用、材料构成和充电安全方面。上下游产业发展不平衡...

(二)重视技术创新,促进产品迭代

在现有电池技术上,不仅要加强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即电芯本身的电化学特性带来的安全性,还要强化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功能,加强电池的安全性测试。重视电池及整车安全技术的创新,加大力度研发高安全性、高性能电池。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同时,要高度重视电池安全技术创新,如防止电池短路设计,耐高温隔膜、不燃烧电解质的研发,通过研究电池热失控机理,创新性的进行阻隔,系统深入地研究电池单体设计、电池系统设计、整车防护、充电安全问题。另外,由于电动汽车的特性,电池使用时间长、充放电次数多,在电池设计和安全性测试上还要考虑到电池全生命周期范围的安全,避免因电池老化造成相关的安全事故。如在大型客车的设计上,要合理设计乘客与电池组的隔离,做到火势控制在电池箱内,研究开发阻燃材料并安装灭火装置,延缓燃烧速度,保证车内乘客有足够的时间逃生。还可效仿国外经验,引入保险机制,与国内保险公司商谈合作,在事故发生之后尽量减少损失,获得一定保障。

在新电池技术研发方面,要将精力主要放在技术攻坚上。不能盲目提高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将来出的问题就很可能像原子弹一样,体积小、伤害大。因此一定要兼顾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在研发过程中,不能只关心产品是否能通过安全性检测和相关标准,而应该重视如何设计好产品、最大程度地实现电池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要在资金、技术和时间上进行长期投入,用于安全性更强的新一代电池的研发乃至全固体电池的研发,通过更新迭代产品,保证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

(三)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监控体系

目前,我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对于整车厂的监管相对来说比较健全,在新能源领域虽然监管的条目比较多,但是不够具体、不够充分。在监管过程中,不能仅针对某个环节,而应该对整车管理和控制进行体系监管。

对于零部件和充电设施来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将来会出现设备老化和部件损坏,长时间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将造成范围更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充电设施安全的监管极为必要。

对于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应建立一体化的防控体系,预防为主、多级联动。对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实现“检测——预警——控制”的监控链,做到实时、有效、多级联动的系统化防控体系,防控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应发挥作用,不能流于形式。

(四)政府部门应加强协同,完善相关政策

电动汽车的发展推动以四部委为主,同时涉及交通、住建、能源等多个政府部门,在加强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方面,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协同合作,完善相关标准和监督问题。要组织专人或指定部门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在安检方面,动力系统是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部分,完善电动汽车的相关安检措施也极为必要。另外,对于电动汽车安全性问题还应继续进行系统讨论,并形成反馈和报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未来的交流中,应加强和政府部门的联系,通过政策规范,保证电动汽车行业的有序、安全、稳定发展。

(五)加强人员培训及科普宣传工作

企业需要在充分了解电芯、电池系统、整车、充电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制造和运营服务相关工作。

加强供应商人员及电动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定。编制方案,对整车企业的供应商进行人员的培训、资格认定,认定完以后才可以上岗。

对司乘人员、驾驶员和乘车群众进行科普、宣传。整车厂也应该加强对私家车使用者的培训和辅导,包括专业辅导、提供安全手册。涉及电安全操作和运营的人员,采取资格认证方式。运营单位要建立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多级联动,而且是预防为主,事故链角度要前移,检测到事故发生以后能发出预警、能控制。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零排放汽车网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