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喜人的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的市场庞大富有发展前景。各大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也加紧谋划,希望在这个庞大的市场里提前分的一杯羹。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各大跨国企业仅仅是初步试水,尚未发起“大规模进攻”。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火力全开进入加速阶段。事实上,从2014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开始明显加速增长,巨大的潜在市场让各大跨国汽车企业寄予厚望。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等各种原因,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说得多做得少,没有表现出多少优势。但是他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工作,他们的实力远远超出了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旦机遇合适,跨国公司将会迅速而强有力的进入中国市场。
德国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启新能源汽车的本地化进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高度重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混合动力技术和产品方面具有先发优势。等等······
虽然国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基础并不牢固。中国比较知名的企业主要的零部件主导权还是在外国企业手中,电池、电机、电控、车身、底盘、电子和集成等各方面现在还是难逃进口的束缚。核心技术不在手,一旦跨国企业发起总进攻,国内企业将毫无还手之力。
专家指出,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国内企业要想掌握“蛋糕”的切刀,还需要从自身着手,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摆脱主要零部件及技术进口的束缚,做到自主、自立,在跨过企业大面积攻占中国市场之前,提前打牢基础,占据不可撼动的位置。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