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最后一周,新能源汽车迎来“加速跑”——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两次提出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助力这个已经不算新的“新”领域突破发展瓶颈。
细读这两次会议,围绕新能源汽车内容各有侧重。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的相关事项,紧盯使用环节,直击新能源汽车当下发展瓶颈;9月29日的会议则提出促进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相关措施,着眼消费环节,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
其实,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开上一辆新能源汽车,以一己之力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不少人的心仪之选。可是,走进新能源汽车展厅里、走到柜台前,细细了解之后,现实的无奈却又让人止步不前。
从性能上看,电池续航能力十分有限,充一次电能跑的里程很短;从配套上看,充电设施分布少,便利性太低;从选购上看,尽管有政府补贴,但价格仍然偏高,“性价比”不够高是一大硬伤。而且,由于传统汽车限行限购而对于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加迫切的城市,例如北京,列入采购目录的车型多为自主品牌,设计和制造工艺与众多消费者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近年来,各地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也采取了不少办法。充电桩数量在增加,列入目录的种类也在增多,北京市9月30日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产品备案目录中,宝马和特斯拉两款进口车型首次被纳入其中。然而,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水平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不小差距。
中央层面制定政策后,还需相关部门和地区加以细化,毕竟关键在于执行。而在地方研究制定的实际操作办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新能源汽车不予限行、限购,意在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10月1日就表示,现阶段还会执行限购并逐年递增指标。在引来一片质疑之声后,该微博被删除。
北京的汽车数量,一边连着交通状况,一边连着空气质量,所以,相关部门有看似充分的理由进行管控。对传统汽车以限行控制存量,以摇号控制增量,试图以单纯的行政手段,实现缓解拥堵的目的。有关方面担心,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后,一旦放开限购,或将造成又一波大规模购买,加剧交通拥堵。
然而,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限行、限购措施对于拥堵缓解作用有限,同时,增量无法满足有效购车需求,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已深为各方所诟病。另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只有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进行“替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排放。仅仅放开限购,无法实现。但是,这种替代效应的发挥要在新能源汽车及其市场充分成熟以后,这无疑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此间,传统汽车的存量并不会减少,只会在限购的政策作用下缓慢增加。
堵不如疏。鼓励新能源汽车加速快跑的同时,城市规划者也要加速打造更加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以更有效的经济杠杆调节传统汽车,提供更多元的出行方式供人们选择。从长远看,逐渐与传统汽车平分秋色到实现真正有效替代,仍需要新办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