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隱忍了許久之後,Luxgen陳國榮副董事長終於可以驕傲地說出,國人自製的Luxgen EV+不但性能超越雙B,更可以搭載七人同行且續航力高達300公里以上,與一般汽油車款無異,是...
在隱忍了許久之後,Luxgen陳國榮副董事長終於可以驕傲地說出,國人自製的Luxgen EV+不但性能超越雙B,更可以搭載七人同行且續航力高達300公里以上,與一般汽油車款無異,是名符其實的Performance EV!最重要的是它的技術通通來自台灣,是正港的國產車。文/張家禎+圖/王澤瑋一手車訊Verdict ★★★☆☆
討喜之處:加速凌厲、續航力高
遺珠之憾:周遭系統需再強化
基本資料→●建議售價:130萬元(預估)●綜合平均耗能:8km/8kWh●上市時間:2010/11早在今年6月舉辦的「2009海峽兩岸汽車行業行銷研討會」中,納智捷汽車陳國榮副董事長便含蓄地透露Luxgen電動車的相關性能,那時我們便知道Luxgen EV+的續航力可以高達300km以上!這可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因為就算是全球頂尖一流大廠,不論是BMW的Mini E亦或是Mitsubishi i-MiEV,其電動車的續航力僅約200公里,而且只能承載兩人。Luxgen EV+是目前全球第一部「電動休旅車」,可同時搭載七人、從台北連續行駛至高雄也不成問題,且其電池不佔車艙空間,堪稱目前全球性能最好的電動車!
以目前汽油車款進行修改的「Luxgen EV+試裝車」擁有0~100km/h僅需9.4秒的好成績,比現行汽油車款快上兩秒 |
車大好辦事對岸的毛伯伯說「人多好辦事」,同樣的道理,車大也好放電池!陳國榮表示,在被動安全考量的前提下,電池必須安置在車艙而不能裝在「前後潰縮區」之內,換句話說,包括車頭與行李廂都不能放置電池,這讓電動車有了個車艙不大的宿命。先前的Luxgen MPV新車介紹中曾經提到,其車艙底板採用「四縱樑、五橫樑」的Multi-H強化設計,除提供卓越的車身剛性外,今天更證實了此設計的主要功能-承載重量高達300kg的電池!趴在地上就可以看見被「鋁合金防撞殼」所保護的電池被吊掛在Luxgen EV+的車身底板下方,由於MPV的車身較高且體型夠大,因此可以將電池安裝在這個位置,不像Mini E那般得犧牲後座裝載電池,所以Luxgen EV+的車艙空間與一般汽油車型無異。當然,愈重的車身耗能愈高,但未來可以透過電池「能量重量密度」的改善來解決這個問題,換句話說,Mini E也可能恢復成「四人座」設計,但放眼全球,目前只有Luxgen EV+是「電動MPV」,堪稱獨家生意。
拉線說明 鋰離子電池櫃 電動煞車真空泵浦 傳動系統 電動馬達 電能動力控制器 |
力道直逼3.0升轎車玩過「田宮模型車」的讀者都知道,馬達轉速愈高、車就跑得愈快,因此許多小朋友都會處心積慮存錢、想買一顆「萬轉馬達」來出人頭地!同樣的,再過十年,當電動車成為普遍的市售商品,屆時的「選用配備清單」將由現行的「真皮座椅」、「18吋輪圈」變成「Off-Road高扭力馬達」、「Highway專用兩萬轉馬達」甚至是「環島型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的「放電性能」直接影響車輛的加速表現,此次在裕隆「三義廠區」進行的試駕活動,其中最主要的體驗項目便是「直線加速」。在長達1000公尺的直線加速道上,Luxgen EV+只花了9秒便完成了0~100km/h的加速!陳國榮表示,此次試駕的車型為「試裝車」,預計在2010年底上市的「量產車」其馬達與電池均會昇級,因此車輛性能會更為出色(請參照附表)。
從充電接頭樣式看來,Luxgen EV+亦是採用交流三向快速充電設計 |
其實Luxgen EV+的性能不僅於此,根據負責工程設計的華創車電資深經理任勇耕透露,我們知道了Luxgen EV+目前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是強調續航力的「能量型」電池,如果換上瞬間電流更大的「動力型」電池,車輛的加速力道將更為驚人!MPV的龐大車身再加上高達300kg的電池,總重2010kg的Luxgen EV+就已經0~100km/h下探7秒的實力!那輕身更輕的小型轎車呢?在實際試駕後發現,Luxgen EV+的起步加速力道猶如3000c.c.的V6車型!起步瞬間就猶如被「追撞」一般、強烈的貼背感絲毫不會令人覺得是在駕駛一部休旅車。各位可以想見這樣的動力如果將它移植到車身僅有TIIDA大小的轎車上,將會有何種加速性能?說得具體一點,四門Tiida配上了3.5升引擎,那就是未來「Luxgen電動轎車」性能寫照。
「鋰離子電池」座為儲存能源容器,其最大優點是「自放電率極低」,即便閒置半年,電池容量依然高達九成!重達300kg的「鋰離子電池櫃」就被吊掛在車身艙板正下方,在車體設計之初,Luxgen MPV便已經考慮到電池的安裝位置 |
造價70萬元的鋰電池由於目前世界各國的「電動車,EV」均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全球標準」還沒有出現,但各國卻莫不緊鑼密鼓地強化自身的電動車產業實力、意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搶下一席之地。美國政府投下24億美元研發、其中15億元用於改良電池性能。中國大陸開始執行「十三城千輛」、總數高達萬輛以上的大規模電動車試行實驗,在取得大量數據之後將有助於釐清硬體規劃走向。日本則已開始販售i-MiEV,且政府提供減免50%汽車稅(3萬日幣)的獎勵措施,預計在2030年將可以減少高達80%的石油依賴。
由於鋰離子電池的造價高達2萬美元以上,是否該將其視為燃料而提供稅負上的減免、降低其售價?且各地充電站的密度、充電費率,甚至是電動車稅金、國家安全規格的確立等,都需要政府單位積極配合。目前的狀況就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國積極研發自身的電動車技術,待時機成熟再坐下來談判全球一致的安全規格。如果人家花10元就可以作到、在談判桌上我們自然無法堅持20元的設計!因此EV很可能成為「華人汽車」的合作典範,台灣提供了關鍵技術、大陸則發揮市場影響力,讓「華人EV」能在全球汽車版圖佔有一席之地。眼前馬政府須儘快規畫出「台灣電動車法規」、儘快讓其在台上路,累積出屬於自己的「台灣EV經驗」,如此才能與對岸進一步合作,創造出「華人EV」的生存空間。
此次「全球首發」的Luxgen EV+僅是發表其「動力系統」,轉向、煞車以及空調仍改裝自現行汽油車款,因此只有其凌厲的加速性能值得注意,其餘的操控特性僅供參考 |
動力成熟出色此次所試駕的Luxgen EV+實車可說是毫無參考價值!它主要是讓世人知道台灣也有電動車設計,而且性能還是世界第一。但這僅只是電池、馬達與電控系統的「全球首發」,預計在明年第四季上市的「Luxgen EV+量產車」其車型外觀、內裝陳設,預料將會有相當大幅度的變動,與目前圖片上呈現的車型截然不同。此外,在此次試駕中筆者發現包括「煞車真空輔助」、「動力轉向」以及冷氣壓縮機等設計,仍是以現行的汽油車款設計進行修改,但量產車型將會改用類似「Prius」的全電動設計。「油電混合」與「純電動」的駕馭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本文並沒有提及太多的操控心得,而僅著重在「動力輸出」與「續航力」的敘述。誠如筆者前幾期內文所言,Luxgen可能已經掌握了EV關鍵技術,如今果然獲得證實!
負責工程設計的華創車電資深經理任勇耕表示,換上電流出力更大的電池,Luxgen EV+的加速會更猛 |
雖然與雙B相同,均與「美國ACP(AC Propulsion)」技術合作,但該公司有高達80%的資金是來自台灣且大量運用台灣技術,因此Luxgen EV+仍可視為道地的本土設計。其實Luxgen的「電動轎車」才是決勝市場的主力產品,我們推估不用多久,就可以在市場上看見「Luxgen Sedan EV+」的身影,此次試駕的Luxgen EV+絕不是主秀、它只是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試金石而已!
「Luxgen EV+試裝車」僅有儀錶板、排檔座與現行車款不同,未來正式的量產車將有專屬內裝設計 |
試駕感言:體驗未來預估在2020年,全球將有一半以上的市售新車將採用「新能源」為動力來源,「EV,電動車」肯定也是主流設計之一。Luxgen EV+的起步加速極快而且一氣呵成,駕駛感受很像兒童樂園裡的玩具車,但它卻是一部可以搭載七人並行駛高速公路的真實交通工具!想搶先體驗這種感覺嗎?現在正在舉辦的「坪林低碳旅遊」以及明年台北市主辦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都可以看見Luxgen EV+的身影,讀者可別錯過搶先體驗未來的好機會。
左方為電池溫度、中央為功率表(減速時指針會左偏綠色區域)、右方為電池殘量 |
排檔明顯修改自汽油車款,且僅有P-R-D三個檔位。 |
「Luxgen EV+試裝車」與汽油車款外觀完全相同,唯一的差異處是排氣尾管不見了! |
試乘車 | 量產車 | |
---|---|---|
馬達型式 | 150 kW | 180 kW |
冷卻方式 | 氣冷式 | ← |
最高轉速 | NA | 13,000rpm |
相當馬力 | 200hp | 240hp |
最大扭力 | 22.9kgm | 27.0kgm |
電池種類 | 鋰電池 | ← |
電池容量 | 35kWh | 40kWh |
電池重量 | 300Kg | NA |
懸吊系統 |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 ← |
輪胎規格 | 215/55/17 | ← |
驅動方式 | FF | ← |
變速系統 | P-R-D三檔位 | 全新設計中控檯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 |
車重 | 2010kg | ← |
0∼60km/h | 6.3秒 | NA |
0∼100km/h | 9.4秒 | 8.6秒 |
極速 | 145km/h | ← |
續航力 | 300km@40km/h | 350km@40km/h |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kongyongpeng 来源:未知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