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1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委下发《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调查新能源汽车骗补之后,国家财政部网站2月2日刊文表示,财政部在2月1日启动清查行动专项会议,以严格清查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
财政部在2月1日召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布置视频会议,此举标志着财政部组织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正式开始。财政部在上述官网文章中指出,此次会议旨在规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和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打击各类骗补和寻租行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此次选择的方式是“全面清查”。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有关负责人在上述会上指出,这次检查财政部将组织全国35个专员办检查北京、上海、江苏等25个省市,覆盖2013—2015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延伸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同时,上述文章透露,财政部组织的此次检查,不仅清查面广,在清查力度和深度上也是打破常规。“不仅针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对省、市、县三级提供的新能源补助资金也一并检查,发现问题一并处理、一并追究责任。检查工作2016年2月1日正式启动,至3月下旬结束。”财政部在上述文章中指出。
此前,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启动相应的调查,对2013、2014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以及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情况开展核查,核查范围将覆盖全部车辆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按照该文件的要求,企业应在2月5日完成自查,并将报告提交至四部委。
相比于那个此前的消息,工信部在1月25日已经组建调查小组奔赴重点地区进行调查。而在工信部之后,掌握“钱袋子”的财政部,对于资金使用的清查清查力度恒大。包地调查的区域、数量、范围以及调查时间都是首次公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指出,此次检查依然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车型为重要切入点。在对检查组的工作要求上,财政部要求工作人员要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运营各个环节,逐一排查有无造假骗补的问题。具体的方式如下:
第一,从生产企业零部件采购和生产环节入手,检查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指标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是否一致,自制或外购的电池、电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数量与申报的销售数量是否匹配。
第二,从销售环节入手,检查销售数量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售后回购、虚假交易以及售价虚高等情况。
第三,从用户单位入手,检查新能源汽车使用单位注册登记车辆与生产企业销售车辆型号、数量是否一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是否投入实际运营,是否存在闲置或提前报废等情况,生产企业与重点采购客户之间是否存在虚假交易,用户企业是否开展可持续的商业运作。
第四,从相关部门入手,检查对企业上报的资金申请资料审核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滞留、挪用财政补助资金的问题,是否违规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收取或摊派费用,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的各项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等。
“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决不手软。涉嫌犯罪的,将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财政部表示。这也是四部委中第一个公开调查细节的部委。
另外,在财政部的此次刊文中,有一点新信息值得关注——财政部还专门提到,在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转向检查期间,还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有关政策落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