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荣
11月20日,在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发布的大众汽车中国市场下一步发展战略中首次提出了 “大众汽车集团致力于成为最以人为本的公司”的主张。这一主张不仅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也出现了不同的解读。
作为德国“工程师文化”的最主要代表,大众汽车在中国能否真的实现这一主张?大众汽车将通过何种方式实现这一主张?
海兹曼在当天下午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30年的中国市场实践证明,人是大众汽车集团‘以人为本’战略的核心。对于大众汽车集团而言,以人为出发点,要比销售数字对产业的发展、公司的未来更加重要。因此,大众汽车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致力于成为最以人为本的企业,并通过关爱客户、关爱员工、关爱社会这三大支柱,最终实现中国战略。”
海兹曼向中国人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以人为本蓝图,但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个从来致力于汽车领先技术研发,长期坚持‘我为你造车’的工程师文化的德国汽车公司,真的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主张吗?海兹曼所说的‘以人为本’是中国人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以人为本’吗?”
2013年,称得上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30年来最难熬的一年,也是多年前大众汽车集团前CEO毕睿德 “中国市场很累人”这句名言的真实写照:史无前例的市场召回行动、史无前例的媒体公关危机……大众汽车在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这一背景迫使大众汽车高层和来到中国市场一年有余的海兹曼重新思考下一步在中国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不同,大众汽车从来也不会“你要什么样的车我就为你造什么样的车”(这恰恰是丰田等日本汽车企业的精髓理念,称为 “商人文化”),而是“我为你造了这样一款车,我来告诉你该怎么用”的典型“工程师文化”。因此,尽管大众公司的名字叫“大众”,但它从来也不是亚洲或者中国文化中的“大众”。
大众恰恰是通过典型的工程师文化理念而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因此,大众不可能也不会改变这一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否则,大众就不是大众了。但是,大众需要在变化了的中国市场 (特别是经历了危机的2013年以后)给予工程师文化以全新的诠释。
纵观海兹曼的中国战略,其中虽然表达了“以人为本”的主张,但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提供满足更多需求的产品、创造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环境、兑现企业社会责任等措施,继续以一个行业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市场:“我想强调的是,大众汽车在30年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并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先行者;我们与供应商共同成长的模式也在汽车产业中起到了先锋作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大众当然希望继续担任中国市场领导者的角色。
工程师文化从来强调的都是 “以物为本”,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人类创造一切可能的便利和享乐。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先者,相信大众汽车不仅以此自豪,而且还将坚持下去。因此,海兹曼的中国战略核心其实应该理解为“改变态度”——从过去“只看物不看人的傲慢”转向“先看人后看物的务实”(前者恰恰是2013年大众在中国遭遇市场和公关全面危机的根本)。
但是,大众在中国是否真的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主张,最后的话语权在中国消费者手中。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