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东风已放弃竞标 菲斯克中国救市梦落空?

2013-03-28 11:18:55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东风已放弃竞标 菲斯克中国救市梦落空?,,市场,,汽车商报记者陶梦兰就在外媒纷纷讨论美国电动车企业菲斯克汽车公司(FiskerAutomotive)最后一轮竞购者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最终谁能成功时,近日路透社消息称,吉利控...

汽车商报记者陶梦兰

就在外媒纷纷讨论美国电动车企业菲斯克汽车公司(Fisker Automotive)最后一轮竞购者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最终谁能成功时,近日路透社消息称,吉利控股集团将退出对菲斯克多数股权的收购。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媒体相继曝出东风、吉利、北汽,甚至成功收购了A123的万向集团参与菲斯克的竞购,就在菲斯克与各大汽车集团董事长及高管们进一步接触,认为吉利可能是最好的求婚者时,吉利却主动放弃。

东风收购前景未卜

意外的是,在吉利控股集团决定不按原计划收购菲斯克公司仅几天之后,东风也宣告退出收购谈判,使菲斯科汽车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中。

据路透社报道,上周一上午,另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已提交收购菲斯克多数股权的要约,但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公司也放弃了交易。本报记者此前联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工作部对外宣传处周密,其表示,需要询问东风新能源平台才能进行回答,但截稿前仍未得到东风的正面答复。

“事情并没有变得那么糟糕。”菲斯克发言人罗素道茨表示,菲斯克仍然与多个感兴趣的有关企业会谈,细节目前保密。但他表示:“公司很高兴与潜在合作伙伴共同分享利益。”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短短几天,关于菲斯克的竞购竟出现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从争相竞购到纷纷退出竞标,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竞购风险大

报道称,收购成本高于预期是导致吉利放手的重要原因。吉利控股集团在一次会谈中挣扎着退出对菲斯克的收购,“离开菲斯克是最好的选择,以避免破产。”一位高管在会谈中表示。

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从目前菲斯克的账面情况看,东风和吉利的收购成本远远不止之前报价的2-3亿美元。

据估算,如果竞购成功,接手菲斯克85%股份的“新东家”接下来还需要偿还菲斯克拖欠美国政府的3.5亿美元贷款。债务理清后,还需要再投入3-4亿美元启动公司运营。整体算下来,收购成本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

至于10亿美元投入之后,能得到多少收益都还是未知数。不仅如此,菲斯克背后复杂的关系更是令竞购方望而怯步。“吉利最终退出对菲斯克汽车公司的多数股权收购,主要是由于担心陷入美国政府对菲斯克资金支持的困境。”熟悉内情人士不具名表示。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的报道,2010年美国政府曾承诺给予菲斯克5.29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但由于该公司首款车型卡玛的销售并没有达到预期,因此美国政府冻结了部分资金。即便如此,截至2011年5月,菲斯克依然从美国政府获得了1.9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而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承诺给菲斯克5.29亿美元的贷款,是有政府附带条件的,要求按照规定恢复菲斯克在特拉华州工厂的产能。

这让吉利在收购菲斯克面前望而生畏。“这些义务过于复杂,处理起来似乎太冒险了。”一消息人士称,“该计划的工程太大,这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及相应产品填补工厂和恢复就业。”最初,吉利还被媒体说成是虎视眈眈菲斯克的特拉华州工厂,计划用它在美国生产沃尔沃汽车。

显然,美国政府实行的贷款条件主要是为了推迟中国公司的收购。与之前万向收购A123一样,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对美国电动车企业菲斯克的竞购,潜在的交易就遭到了美国政府官员的反对声音。据海外媒体日前称,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副主席格拉斯公开表示:“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开发出来的技术不应该出售给中国。”正如格拉斯所言,菲斯克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政府资金方面的不少支持。

在本报上周跟踪报道的菲斯克相关消息中,菲斯克公司创始人亨里克?菲斯克出走,命门所在是菲斯克同公司管理层产生“内部分歧”:菲斯克本人倾向于中国公司的接盘,但美国政府却持反对意见。

菲斯克几斤几两

如果说收购成本高于预期是导致企业放手的直接原因,那么是否有过硬的技术才是企业考核是否值得收购的根本原因。据悉,菲斯克虽然致力于生产高端电动汽车,但企业本身却并没有过硬的专利技术。

据了解,菲斯克是以生产豪华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知名,自2005年成立之初起就面临“新能源车无法享受美国加州补贴”、“刚获补贴不久即受累电池质量而停产”等现状。

“与酷劲十足的跑车外形相比,菲斯克的电机及电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一流梯队,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及研究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软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不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汽车,目前国内的电控技术仅停留在控制电机启、停,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能耗降低的转速、驱动能效控制方面,技术储备还不足,菲斯克的技术无疑是有价值的。并且,菲斯克有一个专业研发团队,这看上去比单纯的几个专利划算得多。

但中国车企收购菲斯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也是前景难料,“菲斯克成立仅有几年,且产品投放也不足两年,很难相信其拥有核心技术,车型是由多家企业的零部件组装也说不定。”该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称,当去年A123出现电池质量及被收购的传闻时,菲斯克立马就停产了,这就说明了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汽车商报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