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一位家住江苏四线城市的朋友向公社君表示,“身边层次差不多的同事朋友,年龄80年左右,在公司做到中层或者自己开公司。四个迈腾、一个帕萨特、一个A6L、一个奔驰E级、一个Q5、一个宝马5系、一个Q7……清一色的德系车。”这几乎是中国车市缩影的这个小城,完美诠释了德系车的地位。
在中国市场飞速增长、连续7年问鼎全球第一汽车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包括大众、奔驰和宝马在内的德系车成为最大大受益者。中国超过其欧洲本土市场,俨然成为“第二故乡”,在大众“后排放门”时代,更是大众集团“利润奶牛”兼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什么才是德系在中国深入长远发展的第一大障碍?短时间内,不是日系、美系,也不是自主,而恐怕是用力过猛或骄矜之下太“作”。毕竟,“No Zuo No Die”不是?
深耕中国
2016年,包括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奔驰和宝马国产车和进口车在内,德系车在中国销量为499万辆,其中国产车辆销量为451万辆,占中国车市总量的21.7%,远高于日产的16%和美系的11.9%,且从2012以来从19%呈上升趋势。
在中国这样一个非本土市场,大众集团(品牌)远超本田、丰田等多个日系品牌的总和、以及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总和,这相当罕见。不过以德系车对中国市场的多年深耕,取得如此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大众就用桑塔纳和捷达这种“国民神车”培养了国内人对车的初步认识,赢得了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一大批拥趸,树立了其他车企难以企及的品牌优势,这一点仍旧是VW品牌销量的有力保障。
就2016年来说,一汽大众销量为131.5万辆,同比增长17.3%;上汽大众2016年累计销量为167.1万辆,同比增长9.1%,继续蝉联国内单一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其中捷达和桑塔纳宝刀不老,销量均逾30万辆;速腾、宝来、高尔夫等轿车家族支撑一汽大众在“没有一款SUV”的谜之现象里,取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朗逸和Polo家族让大众在A级轿车和A0级两厢车细分市场牢居霸主地位。
唯一的一款SUV途观即使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期,也在合资SUV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新近上市的途观L,以及未来上市的斯柯达柯迪亚克、Teramont这三款重磅SUV车型,弥补了大众在SUV方面的短板。大众与江淮结成联盟,则标志着中国市场仍为大众品牌新能源车的发展重点。
除了大众与斯柯达品牌外,德系车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无人能及,对全球豪华车市场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官车”的身份,奥迪曾一度让全球豪华车竞争的BBA(奔驰、宝马和奥迪)格局变为BAB(宝马、奥迪和奔驰)格局。2016年,奥迪以59.2万辆的全年销量,领先宝马和奔驰,夺得中国一线豪华品牌第一名。但是,奥迪固然维持了豪华车老大的地位,但随着其“官车”光环的削弱,销量增速明显减弱,12月份以高达14.4%的跌幅收场。
此外,奔驰和宝马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也意味着奥迪呈现出后续增长乏力之势,不过德系车在一线豪华品牌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很难打破。
在二线豪华品牌市场,保时捷表现也可圈可点,2016年在中国销量为65,246辆,同比增长58,009辆,同比增长12%,在二线豪华品牌中排名第五,远高于英菲尼迪和林肯。随着第二代Panamera在美国和中国陆续上市,以及其经销商网络的发展,保时捷有望更进一步。
赖上中国
不只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高,中国市场在德系车、尤其是大众汽车全球板块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
这点从2015~2016年中国市场占德系车销量的比重就看得出。在大众和丰田的全球竞争中,中国成为最大的功臣,2016年大众在华全年销量为398.2万辆,同比增长12.2%,占大众全球整体销量的38.8%。其中大众品牌在华销量连续3个月占比50%以上,最早在2014年个别月份就出现过这种情况,2016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大众品牌在华销量占据全球一半以上,正在逐渐成为“新常态”。
2015年9月,大众“排放门”事件爆发,虽然目前已基本摆脱事故影响,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已经止跌回升,大众品牌甚至在高尔夫、途观的推动下,最后几个月甚至出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但是在欧洲和南美,依然颓势未减,需依赖中国来拉动全球增长。
大众2016年11月公布了2020年之前最多裁员3万人的计划。熟悉中国市场的瑞穗银行国际营业部的汤进表示,对于陷入前所未有经营困境的大众来说,如果目前“不在作为最大收益源的中国扩大收益,危机将进一步加剧”。
重压之下,大众集团启动了SUV、电动化和廉价车战略,尽皆面向中国市场。2016年9月份大众与江淮汽车联盟,目的便是在中国打造新能源车。大众中国CEO海兹曼表示,希望在中国市场制造低价电动车,预计到2018年这类车辆将在中国车市占据可观的比例。《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撰文称,大众还通过从欧洲向中国输出进口车与汽车零部件而获利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还在加大。
不只是大众品牌,奥迪、宝马和奔驰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有增无减,中国已经成为其最大单一市场。目前中国市场已经占奥迪、宝马和奔驰全球市场的31.61%、21.17%和22.17%,而且都还将继续加大产品规划的力度等深挖市场。
宝马宣布将于2017年投入BMW X1、新一代Mini Countryman和新上市的新宝马M760 Li xDrive等。虽然在美国市场落后于雷克萨斯,但是失去的销量和利润宝马要从中国找回来,这也许是宝马集团董事会成员Dr。 Ian Robertsond“平衡全球市场政策”的弦外之音。
2016年奔驰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换代,凭借助力车型E级、C级、GLA级和GLC级四款车型的热销以及本土化进程的进一步提升。在华累计销量突破了48万辆,同比增长28%,高于中国车市的平均增长率。而在华豪华品牌中增幅略低的奥迪,如今则寄希望于再找上汽“联姻”来提高销量。
德系车,这次把赌注都押在了中国市场上。
德系“不作不死”?
德系车在世界最大市场中国称雄已久,面对“肥”得流油的中国市场,其他汽车制造商自然不会等闲视之,一方面德系车的 “奶牛”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德系车自己把握才是其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
大众“排放门”事件刚发生一个月不到,某日系车企就启动了“大众机会项目”,在全球彻底寻找大众“失误”,以推动自身销售增长。一位常驻中国一家日资汽车厂商的高管遗憾地说,“最近1个多月里,举整个公司之力,拼命寻找大众的问题和弱点,但仍然没有收获。大众在中国果然强大。”
但是如此也难阻止其他品牌追赶的脚步。自主品牌吉利、长城分别推出Wey和LYNK&CO来向大众的主流车型区间叫板,日系车合计超过400万辆,以两位数增幅步步紧逼。在美国市场和除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日系领先,随着中国车市竞争的加剧,也难保不会出现这样的局势。
在豪华车领域,虽然ABB德系三强地位不可撼动,但是英伦范的捷豹路虎、美系的英菲尼迪和日系的雷克萨斯也迎来越来越多的粉丝。
德系车目前在中国的形势,可以说,只要自己不犯错,短时间内德系的绝对领先地位不会被打破。但是即使“不作死就不会死”,如今根深叶茂、财大气粗的德系车也难免会“作”一下。
远的不说,大众的DSG于2013年遭到央视3.15曝光,2016年戴姆勒高管高海纳辱骂中国人并引起公愤,速腾断轴车主维权未果,以及新上市的途观L价格偏高遭到吐槽等等,虽然VW和三叉星辉的光环还在,但是德系的美誉度还是被蒙上了一层浅灰。
另一方面,德系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倘若失败,则自不待言;如果进展顺利,大众、宝马和奔驰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陷入了悖论。
2017年随着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退坡,中国车市可能转冷,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的放缓,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长远来看,中国市场是助力还是阻力?如何经营好并平衡好中国市场,将是德系车将要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欣欣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