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日本高田公司安全气囊隐患问题再度发酵升级。由高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共同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在7月19日公布的数据中显示,高田公司存在篡改实验数据的行为,自此,高田公司所面临的考验由产品质量问题俨然升级至公司信誉问题。
事故频发 2015年11月份,高田公司的主体客户日本本田公司指出,高田公司关于部分气体发生器的实验数据不正常,故两家公司共同委托第三方公司展开调查。
高田公司安全气囊安全隐患事故始于2009年,美国加州年仅18岁的少女在开车去接弟弟放学的路上发生车祸,被高田公司制安全气囊弹出迸发出的金属片划破颈部动脉后死亡。而在这前后,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陆续收到关于安全气囊的举报,均属高田公司制。
截至目前,相关事故已在全球造成至少11人死亡,1100多人受伤。其中有6位是使用本田车型的消费者,而本田公司的销售业绩也因此有了小幅度的下滑。由此,本田公司宣布启动大规模召回,拉开了配备高田安全气囊汽车召回事件的序幕。
持续发酵 据悉,高田公司作为日本安全气囊的主要供应商,客户群体几乎包括了所有日系汽车。加之其德国分公司向通用、宝马等国际品牌合作供货,高田安全气囊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20%。截至目前,召回市场包括日本本土、中国、欧洲以及北美,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在中国市场召回的汽车约为30万辆。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更表示:预计到2019年,高田公司将在美国市场召回3000万至4000万个安全气囊,此次召回事件也将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召回事件。
此外,高田公司还面临着一系列由安全气囊问题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目前,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四家日本汽车龙头企业宣布不再选择高田作为其安全气囊供应商,很多欧美汽车品牌已经转用其他品牌的安全气囊。
而曾经作为高田公司最大的主体客户的日本丰田公司,不但宣布更换安全气囊供应商,还公开指出高田公司安全气囊数据造假。
7月19日,第三方机构“问题气囊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调查结果:高田制安全气囊在测试中存在数据操控和篡改的问题。在质量检测环节,高田公司的工程师选择性编辑测试数据,去掉不理想的测试数据,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测试报告。高田安全气囊质量事件使公司合作多年的老顾客大量流失,然而由此次造假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才是其所面临的更加严峻的考验。
高田重组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高田公司净亏损131日元(约合1.2亿美元),由于大规模的召回事件,这已经是高田公司在过去的四个财年中的第三个亏损年。失去了大量的客户同时终遭主体客户丰田公司弃用的高田公司还面临着因汽车召回事件将要承担的巨额损失,处境艰难。
然而,高田公司方面正在努力争取安抚股东。在公司的一份收入声明报告中,高田表示虽然因召回事件带来的后果暂时无法准确估计,但是公司会继续坚持运营下去。近日,高田公司宣布考虑内部重组,并出售其部分非核心业务。
据悉,公司已经指定五位专家组成一支团队来协助推进其重组计划,并有望在今年秋天实施。高田正在与同行企业大赛璐公司(Daicel)协议就联合生产安全气囊充气否进行谈判,但高田方面表示目前还未得到定论。对于高田公司是否能借助内部结构重组这步棋扭转乾坤,目前还是未知。
信誉危机 除了近日备受关注的高田公司篡改实验数据的事件,近年来,日本汽车制造行业可谓丑闻不断,三菱、日产、铃木等日本汽车制造商陆续被爆燃油效率作假。
三菱公司自1991年起一直使用与日本法律法规不同的实验方法违规测算,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数据。为了让2013年起投入生产的四种微型车达到燃油效率目标,三菱甚至对数据进行了篡改。
一系列的造假丑闻映射出的是日本汽车市场的竞争白热化,相关人士认为,低耗油、低价格的战略使日本轻型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多家汽车公司铤而走险的在燃效数据以及实验方法上做手脚。
无论是意图掩盖过错或是急于求成,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对消费者市场的重视不到位。
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ConsumerReports)发布的榜单,盖世汽车整理出了2016年美国市场品牌质量排名,排名显示,德系和韩系车总体名次呈上升趋势,而美系和日系则是下跌居多。
马自达和丰田的销量排名分别从2015年的第2、3名下降至第6、8名,不知道此种情况是否源于高田制安全气囊事件的影响,曾经深得公众信任的日本汽车品牌或将就此迎来信任危机。
作者:中国联合商报
责任编辑:张钰鹏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