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近年来销量一直大幅度下滑,奇瑞近年多事之秋。不断传出内部中层以上领导离职的消息,销售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公关总监等等。奇瑞向来都是个离职率很高的车企,但是中高层领导如此集中离职还是很罕见的,这一定程度上对于奇瑞的企业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15年7月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为奇瑞站台,并表达了“绯闻多的演员才是好演员,绯闻多的企业才是好企业”的观点。他还认为,奇瑞现在正处在非常好的时候,库存方面达到了历史最低,品牌和品质也是空前强大,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不堪。
不管奇瑞的库存是多少,品牌品质、体系多么强大,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奇瑞历史上,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很少有一个人干满三年的,最短一任的孙勇仅做了8个月的总经理,所以很多奇瑞老员工都很怀念李峰时代。更不可思议的是,试过三个月换了两任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尹同跃说轮岗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但这更换频率也太快了点吧,怎么提高效率?
奇瑞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崛起的一个自主品牌之一,因为长期坚持正向研发而闻名,最早的“风云”、“旗云”等车型曾经在市场上的表现也相当抢眼,奇瑞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昔日中国品牌的骄傲,但是如今奇瑞的市场表现以及经营状况都已经不容乐观。曾连续十年以上蝉联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冠军宝座的奇瑞,如今竟然是节节败退,在中国品牌大打翻身仗的2015年,除了瑞虎3、瑞虎5等SUV车型由于细分市场的火爆而得以延续销量之外,其它车型的销量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没有一款月销过万,半数车型沦为千辆俱乐部成员,而且单车同比最高跌幅达82%!到底奇瑞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奇瑞最早起步的时候,通过国外淘汰的生产线打造了自己的奇瑞轿车,并一举把汽车价格拉下神坛。在其巅峰时期,奇瑞甚至能够一度逼平上海大众等老牌合资企业。在当时,奇瑞的产品线扩展速度快,而且架构很清晰,QQ、旗云、瑞虎和东方之子四款产品基本拢括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轿车市场以及SUV两条主要战线。清晰的产品结构,以及出色的性价比帮去奇瑞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奇瑞在短暂的整合之后,对于多品牌战略还不死心,甚至还继续花重金整合国际级别的营销、技术团队,与以色列的财团联合推出观致品牌,并且尝试努力摆脱其身上的奇瑞的影子。虽然观致的产品力优秀,结果却因为团队不舍得放弃其高端定位,一方面定价过高,弄砸了市场口碑,如今即使有大幅优惠也已经错失了市场的先机。更糟糕的是,奇瑞进一步为了扭转自身的品牌形象,甚至宣布与路虎合资,结果在合资的过程中失去了主导权,沦为路虎的代工厂,而且没能把握住国产极光的定价主导权,结果国产极光在外方盲目自信下开出的高价,销量遭遇重挫,同时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奇瑞在售车型并不少,但是均摊到每款车型的销量却很低,仅奇瑞品牌就有16款车,而瑞麒和开瑞都有3款车、威麟有2款车。车型多了好打架,每款车的研发、人才和营销等投入都会力不从心,最终导致了奇瑞汽车这些年多品牌多车型的发展,走向了失败。其实,瑞虎3和瑞虎5近3个月销量持续下滑,是奇瑞汽车近年来销量持续下滑的侧面反映。奇瑞汽车应该重点培养几款市场有竞争力,性价比高的热销车型,才能提升总销量。如今,艾瑞泽3和7的失败,给了艾瑞泽5很好的教训,目前3月艾瑞泽5销售了5456辆,迎来了开门红,能否持续红下去不得而知。
从外界来看,有人认为奇瑞很大程度还是在闭门造车,近几年来没有造出任何一款让人追捧的车型。其次,奇瑞内部斗争比较明显,本土领导和空降兵权力的争夺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再其次,奇瑞对于人才的利用或许不是那么的合理。最后,奇瑞的下滑根本还是在于盲目追求多元化战略方向的失败。
奇瑞已经是国内比较久的自足品牌,在历史和造车技术方面没有沉淀下来,反而急功近利,奇瑞最核心的问题依旧是他的多品牌战略后遗症,以为对出各种车型产品总会有消费者买账的想法,国人买车要求越来越高,对与消费者来说不像以前的选择性不大,进行跟风式的买车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奇瑞的高层用简单粗暴的思维看待问题,相当然地觉得产的多就能卖的多,忽视品牌建设的深刻内涵。当奇瑞中的海归们出走那一刻,就已经预示着奇瑞的陨落,毕竟奇瑞掌权的本土派还是缺少前瞻化的眼光。不管是因为内部还是外界原因导致奇瑞近年来的销量下滑,对于奇瑞来说,要想逆袭一改目前的状态,就得从内部找原因,把根本问题找出来,注重消费者的意向,而不是我造什么车你就买什么车的心态。用心搞好一个品牌或两三款车型,连续的几个季度的车型能保持良好的销量,集中精力的去做才能翻盘。按照国外的汽车市场规律来说,未来的自主品牌可能就剩5家。
(文章来源:汽车营销分析)
责任编辑:李晓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