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退潮时方知谁在裸泳。在牛市时任谁都当“股神”,熊市时就“露馅”了。进入了销量低增长,主要靠着“存量博弈”的2016年,韩国双雄继续着去年末的“弱势整理”行情。在销量上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比如在一月份一共只卖出12万台的状态让媒体众说纷云。好在新车领动和老而弥坚的朗动两款A级车的渐渐复苏,才帮现代在一季度之后逆转了处境,最近三个月实现了稳定的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合资中实力最弱,品牌最弱,消费者忠诚度最低的韩系品牌,似乎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好像只要市场有点风吹草动,第一个受影响的就是韩系产品。这也让不少借SUV翻身的中国品牌企业再度发出了“超越韩系”的声音。韩国产品真的日薄西山,走上末路甚至被中国品牌在几年中赶上了吗?
有些力不从心的韩国双雄
世界一极
对于西方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来说,韩系车一直以强大的性价比著称,最早在北美打响的现代索纳塔依靠的是稳定的质量,成熟大气的外观,更有长达五年的免费保养维修,这不光是像我们理解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保修,甚至连油漆都在保修之内。正是由于现代前期极有耐心的培养着市场,所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于觉得美国车太费油,日系车又有点小贵的人们,买一台相对省油便宜的韩国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是现代不断进步的技术、对消费者的关怀,让韩系成为世界第四大车系,连续二年销量突破800万台。并且这个销量中中国市场只占不到四分之一,这说明韩系车和日系车一样,被世界更多的国家消费者所认可接受。
反观我们国内的自主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不光是要与合资企业竞争,还要与国企竞争,根本还没有实现在国内市场的统一。当年朱元璋有个战略“广积粮,缓称王”但自主企业们不光“早称王”,而且还为了这个“自主旗帜”的虚名杀得头破血流。各种“模仿秀”、“价格战”层出不停。归根到底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层次太多,使这个市场太大,不需要太认真的造车也有个起码的销量。
中国品牌还是战国时代
成功之路
要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光靠着便宜打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与丰田、大众、福特相比,现代在历史上是个“晚辈”。在创业的初期更多是像个“组装厂”,这和中国各大自主企业没有区别。不过现代是个有野心的企业,依靠着韩国整体工业水平的发展,现代用了十年时间消化同时期的外国汽车技术,终于在创业的第十年实现国产化率百分之百,并从此走上了自主创新和海外战略之路。由此可见,正是由于现代创立之初正确的企业战略,才引导企业走上了成功之路。想想现代和起亚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时的状态,别说是VVT发动机,与当时的丰田相比,甚至连16V的发动机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增压技术。而在这十几年这中,现代通过其海外设计中心,不断的推出涡轮增压、8AT、混合动力等前沿技术。如果只看参数,现代新一代发动机甚至不逊于ABB的水平。现代已经不止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而是新一代技术领先企业的代表。
想当年的索纳塔有什么技术优势?
相反的,国内的汽车企业并不是说不重视技术,而是根本没有耐心去培养自己的技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国家拥有强大的整体工业化能力,具体表现在社会分工细致。外国比较先进的技术只要传入国内,不用多久各个分系统就能被消化吸收。而自主企业们则很乐于买这些“解决方案”。但这些被消化吸收的配件组装在一起,却远远达不到原型的水准。我们会在国产车上看到来自各个企业的配件,我们的中国品牌中会有很多参数甚至外观都相似的发动机之类的。这些东西只代表了中国整体的工业水平,能够实现在核心部件上的正向设计与匹配的自主企业,几乎不存在。
自主的崛起?
现实中,我们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很容易给人一种误区——将国家的整体进步看作是在各个细节上的进步。正如俄国有强大的核武却不能生产好的汽车一样,民用层面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我们2015年销量最大的中国品牌长安,去年销量中国品牌轿车加上SUV不过100万台左右,而这里面除了CS75还有少量轿车之外都是低于10万元的产品。具体到产品本身,我们可以比一下,长安技术水平最高的CS75,发动机是与外资联合开发的,变速箱是爱信的,1.8T的参数各方面只能说一般般。而现代不说高端的劳恩斯,就随便拿出一个新途胜看,纯原创的增压发动机加变速箱组合,也许你觉得现代的产品质感不如德系日系美系,但在产品的稳定性上,现代从来没有玩过火。
中国品牌产品的主力和韩系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在轿车方面,中国品牌与现代的技术差距也绝非是三年五载。吉利EC7连续二年在销量上总是紧紧的咬住现代朗动等车型。但当领动上市之后区区几个月,在主流的A级车市场上现代已经凭借着朗动+领动组合实现了3万台的销量,远远把EC7甩在后面。
天涯咫尺
只看近年来韩系车在中国的势头,似乎有种力不从心,甚至快要被中国品牌超越的错觉。但如果我们认真的看这十几年来现代的发展变化,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自主企业与现代的差距拉大而不是缩小了。因为现代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实了“市场接受”。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技术体系。也许在国人的眼中,韩国及韩国产品比德国的,日本的,美国的要差。但正如我前文中提到过的,现代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例远远低于某些号称被世界人民所公认的“神车”。如果不计中国市场,现代的销量甚至能达排到前二名。这反应了现代汽车强大的实力早已被世界人民所认可。而国内某些自不量力的企业所谓的超越韩系,不过是一种无聊的炒作。一个连自己国内市场都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企业,空谈超越,为时还早。
(文章来源:汽研社)
责任编辑:李晓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