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日产汽车公司表示,将起诉英国“脱欧”阵营,原因是其未经许可在“脱欧”宣传单上使用日产公司的标志。该宣传单上写到,“大公司都表示,不管公投结果如何,他们都将留在英国。”日产英国公司发言人戴维·杰克逊说:“‘脱欧’阵营在宣传材料中使用日产公司名称和标志严重歪曲了我们2016年2月23日公开发表和广泛传播的立场。”事实上,包括日产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都支持英国留在欧盟。
在全球20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中,有18家已经在英国有生产和投资,80%左右英国产的汽车都用于出口,其中近60%出口至欧盟国家,一旦英国脱欧,上述制造商或将面临10%的高关税,而英国的汽车业也将遭遇创伤。
汽车制造商们支持英国留在欧盟最关键的原因,是不知道一旦退欧,英国和欧盟之间能够达成怎样的贸易协定,以及这是否会影响关税。包括丰田、劳斯莱斯、宾利、捷豹路虎以及福特等车企在此之前都公开发声,表示不希望英国退出欧盟。
宝马集团CEO克鲁格早在3月的日内瓦车展就上表示,“英国退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无法估量,然而宝马在英国拥有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并建立了发动机工厂。英国与欧盟之间能否达成贸易协定以及达成怎样的协定对宝马集团来说至关重要。” 日产汽车CEO卡洛斯·戈恩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从企业层面来讲,我们当然倾向于英国继续留在欧盟,这对于促进就业、增加贸易往来以及企业削减成本而言都是最合理的选择。对我们来讲,稳定要远比未知的风险要好得多。” 日产在英国东北部拥有一座大型工厂,用于制造日产和英菲尼迪品牌汽车。
而在给员工的一封公开信中,丰田英国公司的总经理寺本茂(音)甚至发出警告说,离开欧盟将使汽车增加10%的关税,迫使公司削减成本或提高售价,影响销量。丰田在英国设有两条生产线,雇用超过3400人。丰田在英国产汽车有90%用于出口,其中75%左右出口至欧盟客户。
在英国本土制造的跨国车企们不愿意英国脱离欧盟,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CEO迈克·霍斯也公开表示:“欧盟市场准入、商品及劳动力自由流动、欧洲的贸易政策和行业规定,这些从根本上来说对英国汽车业是至关重要的。”简而言之,如果脱离欧盟引起贸易规定的变化,也将对英国汽车业带来不利影响。
英国是欧洲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以及第三大汽车制造国。近年来,英国汽车业复苏势头强劲,出口占总产量的80%左右,近60%都是出口到欧洲市场。一旦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协定由零关税变成10%的关税,英国汽车出口必将受挫。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就业和GDP水平。来自SMMT的数据显示,仅汽车工业为英国提供的工作岗位就有70万个,创造的产值占到英国GDP的3%。ISI Evercore驻伦敦分析师师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认为,脱欧或将使英国汽车产业为此蒙受超过80亿欧元的盈利损失。
明年新车注册量或下降近15%
虽然车企对英国脱欧大多持“反对”意见,但源于本土的公司以及已有投资计划的公司几乎都不打算变更现有的投资计划,部分企业表示未来的发展策略需要等待该国与欧盟其他国家达成的包括贸易在内的协议。
宾利全球营销及销售负责人罗凯文(KevinRose)指出,“不管结果如何(指英国脱欧),我们将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并继续实施之前公布的投资项目。”欧宝CEO倪凯铭(Karl-ThomasNeumann)此前在接收媒体采访称,该公司去年已经关闭了德国波鸿(Bochum)工厂,但并没有关闭英国工厂或撤离英国市场的打算。“如果英国退出欧盟,我们的业务依然会保留,投资也会继续。” 在此之前,日产也宣投资3700万英镑(约合5,880万美元)在其英国桑德兰(Sunderland)工厂新增一条冲压生产线,为投产下一代Juke SUV做准备。
英国是捷豹路虎的“老家”。捷豹路虎CEO施韦德(RalphSpeth)此前称,“现在谈英国脱欧为时尚早,我们不清楚政府今后会做出何种决定,目前只能静观其变,但我们依然会选择留在英国。”不过,也有数据显示,2015财年内,捷豹路虎集团在英国本土的索利赫尔、利物浦、伯明翰工厂制造了超过50万台新车,大部分用于全球出口。如果按照10%的出口税率,对于捷豹路虎来说,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中国车企方面,目前长安、上汽以及吉利都在英国本土投资有研发中心或工厂,而上汽集团(20.050, -0.18, -0.89%)旗下上汽大通也在宣布已正式登陆英国市场。不过,相较于跨国车企,脱欧事件对上述中国本土车企来说影响不大。上汽大通公关总监杨洪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上汽大通在英国的总代理商是爱尔兰的一家经销商,加之上汽大通的出口车型本身都是本土生产、整车出口,已经产生有关税,所以脱欧对其业务发展几乎没什么影响。
英国脱欧的公投即将开始,虽然目前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这种不确定性已经给英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带来一些波动。阿恩特·埃林霍斯特预计,明年英国新车注册量将下降14.4%,西欧地区的汽车产量则将下降2.5%。
责任编辑:李晓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