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不想干,现在海螺型材来收购,老乡见老乡,抱团取暖泪汪汪。
文 ▍起司猫
一直卖卖卖的奇瑞,最近又开始了新的兜售。这次奇瑞要让出的居然是当先最热、最受宠的新能源公司。而卖家则是跟汽车八竿子打不着,隔山跨水的建材行业老兵:海螺型材。
从本月16日便已经开始停牌的上市公司海螺型材在2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自2016年5月23日起将继续停牌。
而所谓的充满不确定的重大资产重组,则是海螺型材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并取得该公司的控股权,同时发行股份配套募集资金。
被收购之前,已有主动转让记录
成立于2010年4月的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当年还只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的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组,主要负责奇瑞旗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投资。
按照现在的路数,新能源和SUV可是最惹火的领域,根据相关财报资料显示,在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在生死线上下而求索时,起步不算晚的奇瑞新能源在2014年就已实现盈利。
2015年,奇瑞新能源撸出了1.4万辆的销量,销售收入达到10.5亿元,净利润873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60%、266%和226%。
罢特,在门外汉瞄上这块肉之前,肉肉早就曾被母公司主动减持转让。
2015年11月2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告,奇瑞汽车股份公司已经公开挂牌,拟以9.2亿元的总价,转让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公司30%股权,较奇瑞新能源总资产溢价约4.7倍。
彼时,奇瑞新能源共有三大股东,分别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0%股权)、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0%股权)、芜湖瑞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10%股权)。而参与转让的30%股权,将按照15%、5%、5%、5%的比例分为四个转让标的参与交易。
不过,根据挖坟的结果,奇瑞汽车同时也是芜湖瑞健的法人股东。也就是说,母公司还是掌控者奇瑞新能源的话语权。
不过现在海螺嚷嚷着来收购了,那奇瑞汽车对奇瑞新能源的权利地图就要重新划割了。
怎么新东家是八杆打不这边儿的建材大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为什么这次要吃掉形势一片俊朗的奇瑞新能源的居然是家装建材行业的老兵:天朝最大的塑料型材生产商之一——海螺型材呢?
论技术,一个天天跟聚乙烯神马的玩儿,一个成天对着机械臂,完全无法将二者的画风同框。
论资本,由于近几年建材市场也不好过,海螺型材的摊子也在逐渐萎缩。2015年,海螺型材总资产为39亿元,营业收入39.3亿元,净利润9455万元,同比均下跌了12%。也已有老骥伏枥的迟暮之感了耶。
海螺型材的股价走势,实在不能算坚挺呐
要说收购,近水楼台先得月呗。海螺集团跟奇瑞也是盘根错节。
海螺型材为安徽海螺集团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而安徽海螺集团的两个股东为安徽省投资集团和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安徽省投资集团持有51%股权,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9%股权。
而奇瑞汽车于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是安徽省投资集团参股企业。
不仅是老乡,金主爸爸都是同一个呢。
其次,海螺型材也亟需一些新路数撩一把股民的心,振奋一下投资者的信心,提升股价。这一点,在海螺型材的股吧里股友们对收购奇瑞这事儿的主动关注程度就可见一斑:
日子不好过的奇瑞,还存着上市的野心?
近几年奇瑞的日子不算好过。收购的捷豹路虎造血困难,还要拉拽着一个赔钱的儿子——观致。由于近年来缺乏造血功能,奇瑞更多的还是依赖国资背景,靠巨额借贷来支撑产业链扩张。
目前,奇瑞汽车总负债超过300亿,其中流动负债超过200亿,资产负债率常年超过70%。仅2015年,其总负债额为512亿元,负债率上升至75%,其中有171.5亿元短期借款。
而在2020年前,奇瑞仍然有接近300亿的资金需求缺口。
看上去的自主风光boy,其实背着好大一罗锅。
可即便这样,奇瑞还是有着自己的上市梦。今年4月份,上市公司万里扬发布收购报告称,拟出资26亿元收购奇瑞变速箱100%股权。这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为奇瑞股份的上市铺路。
而这次另一上市公司海螺型材收购奇瑞新能源,便被顺理成章联想为“借壳上市”的戏码。
不过,起司猫认为,这个壳并不好借。大家素无交集,也不同框,而且相比奇瑞新能源,海螺型材在自己的领域和资本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才是更大,一个羸弱的我如何拯救一个折翼的你。
引用业内人士的说法,“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尚有较大差距。除非进行大规模的资产置换。”
对于现状中的奇瑞而言,转让朝气蓬勃的奇瑞新能源,初级目标是通过股权交易,吸引外部投资,持续扩展产品和技术。
2016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有很多布局,比如3.6万辆的销售计划,比如“小蚂蚁”电动车可能将量产,以及奇瑞第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艾瑞泽7PHEV也即将上市。
此刻,抱团取暖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个积极的刺激信号,新鲜资本血液的注入也将保证奇瑞新能源布局的顺利推进,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市场再下一局。(来源:每日汽车观察)
责任编辑:孙建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