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lab原创内容)还记得春节期间某卫视春晚被某专车品牌包场吗?除了安全,Nothing‘s gonna happen。这样再三强调,因为安全确实一直是困扰专车和汽车共享的一个大难题。
这个月,刚因为1美元的“安全乘车费”与起诉的消费者和解,支付了2850万美元的Uber,又在美国闪了腰。
一名叫道尔顿的上了年纪的大叔2月20日晚涉嫌在密歇根州卡拉马祖县多个地点开枪,6死2伤。碰巧这名连环杀人嫌疑犯是一名Uber司机,而且在杀人期间还不忘接单,杀完了还想接单,被抓了。
大叔这种诡异的犯罪行为,也是让兔君语凝噎了……本来枪击案在美国算不上特大新闻,可是由于他Uber司机的身份,以及在犯罪过程中接单,一下把专车的安全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Uber喊冤,找枪支管控去,关我们什么事?
道尔顿1月25日刚成为Uber司机,当时背景调查身家清白,无犯罪记录。不到一个月接单超过100次,获得了4.73分的司机评分。满分5分,他算得上优秀司机。听上去一切都很好,但素,接下来就发生了开头所说的惨案。
Uber安全咨询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说,将事件的焦点放到Uber身上,是为了转移对枪支管控问题的注意力,对于防止枪击事件的发生Uber“无能为力”。
Uber认为自己的安全审查系统很完备,对司机的背调包括当地、县和州级别的记录,有Chckr背调公司提供的服务,还使用了国家性犯罪公共网站上提供的数据,而且禁止司机和乘客携带枪支。
(退一万步说,道尔顿没有对Uber用户下手啊。)
舆论却不这么认为,质疑的声音很多:比如Uber为什么不收集司机的指纹?为什么不在审核时进行面试?为什么美国不能像印度一样也在App上设一个紧急按钮?
好几个乘客在坐了道尔顿的车时,发现他行为异常,闯红灯、逆行、撞别的车,有潜在危险。如果有这么个按钮,乘客提醒Uber,接下来的枪击就可能避免。
对此Uber也有话说,“
面试就能看出谁有精神病吗?再说了我们能和911争资源吗。你说乘客以后出了事是先报警还是先按按钮?浪费了警察的宝贵时间算谁的。”
安全问题,还是安全问题
2014年,一名印度女乘客在使用Uber叫车后被司机强奸,在印度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该女子还把Uber告上了法庭。去年,美国芝加哥两周内也发生了两起Uber司机性侵乘客案件。
还有个更啼笑皆非的案例,Uber纽约一名高管约见记者采访,记者赴约的时候用了Uber叫车,结果一下车就见到高管在身后打招呼。
高管是想给个surprise,可记者认为他利用Uber跟踪了自己行踪,侵犯隐私……
前面提到Uber支付的那笔2850万美元的和解费,就是源于2014年实行了向用户收取1美元“安全乘车费”的政策,说用来抵消在司机背调、安全监测、安全教育和保险方面的费用。
美国老百姓立马就不乐意了,你号称你安全凭什么让我们买单?于是2500万名乘客把Uber告上法庭,说收费具有误导性。最终Uber也只能花钱和解了事。
这次枪击事件中,还有个大哥听说有个杀人犯在逃,不敢在街上乱逛,出于安全考虑叫了个Uber的车,结果正好坐上了道尔顿大叔的车,毫不知情的乘客还和他开玩笑。
20分钟后,道尔顿被捕了。
关于汽车共享安全问题的担忧一直存在,让谁坐一个陌生人的车多少都有些不安全感,可以理解。
凯利蓝皮书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33%的受访者认为共享服务是安全的,而48%的人表示与提供共享服务的司机在一起时,感觉不舒服。
道尔顿案发后,刚给Uber的对手Lyft投了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立马站出来表态,说这次事件不会影响通用与Lyft的合作。
这种隔三差五蹦出来的“安全事件”,虽然不致命,但是架不住它“膈应人”,Uber们就对此束手无策了?
Uber首席执行官崔维斯说过,总有一天无人驾驶汽车会淘汰掉司机的。
去年Uber与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中心(NREC)建立了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先进的地图、车辆安全、自动驾驶技术。
就像凯利蓝皮书的分析师Karl Brauer 说的,这起枪击案肯定会刺激Uber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摆脱了人类司机,不但可以减少成本,最重要的是消除了由司机驾驶行为产生的相关风险。”
所以,远离人类,这才是要从根上解决问题的方式么。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