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排放门、汽车成雾霾元凶……,汽车类话题总能引起媒体强烈关注。昨天,一则“长安汽车排放超标被罚”的消息引起媒体热议,一时间有关自主品牌质量差的相关观点逐渐显现。
对于北京市环保局下达的处罚通知书,我觉得本身处罚没有错,长安汽车在此事件上确实存在问题,在今天早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媒体沟通上也坦言,“两款车型排放不符合国标五的标准要求,但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发生在新车磨合初期的极端路况。”
我们再看这两款车,长安CS75和长安睿骋本身就在长安汽车北京房山工厂生产。长安CS75在2015年度共计销售17.4万辆,长安睿骋应该说是长安倾注大量心血推出的一款略偏重商务的中级车,这两款车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个实现年产销100万辆的汽车企业,2016年 产销量预计将达到为90万辆,2017年产销量预计将达到117万辆。而长安汽车更是中国首个实现建立全球24小时研发体系的汽车企业。
北京市环保局下达处罚通知书,对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处罚378万,没收1260.5万销售收入,同时这两款受罚车型已被列入北京市促进老旧机动车淘汰奖励车型。或许资金对于车企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影响更甚。
据不完全统计,汽车业占中国GDP比重约11%,但其中自主品牌比重却比较低,且自主品牌价位也低,多在8—10万区间。过去十年,应该说中国市场推动了合资企业发展。今后十年,包括政府的导向也在发生改变,包括政府领导人都在带头要做自主品牌,社会精英人士也开始关注自主品牌。应该说,地方政府如何要将汽车产业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需要一个战略思维。
就像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城市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实施初期无形中打压了自主品牌发展,以长安、广汽、吉利、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好不容易再次立足限购、限行实施的城市,无形中被打压的不仅是销量,更是信心。
据了解,目前长安汽车已锁定了相关车辆信息,通知车主前往4S店进行技术升级,并确保所生产的新产品即使在最严格状况下仍能达到相关的排放法规要求。
另外,环保升级是趋势,这对于车企来讲有着不小的压力。面对硬性规定,如油耗、排放等标准,这都考验着车企的技术和成本。而对于合资、进口品牌而言,自主品牌往往在资金与技术上处于弱势。除了油耗法规,排放标准正像另一座“大山”压向自主品牌。前有虎后有狼,自主品牌未来的道路会更加坎坷。
自主品牌汽车正向上探索,不仅要及时优化产品配置,更要努力与相关政策积极配合,在其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点上,受些小的处罚,将会督促其避免更大的错误。政府加强监管,对企业与消费者都是好事,不止本土品牌,合资品牌说不准也会铤而走险,此次长安汽车的排放超标事件正为中国车市敲响了警钟。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