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网站公布的最新一期《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简称《公告》)显示,由于不符合《公告》管理规定,因此757家国内车企旗下超4万款产品(包括整车和底盘)目录被工信部进行撤销,并于2014年12月31日起停止生产销售。
产品目录撤销堪称大手笔
事实上,这笔堪称工信部最大规模的产品目录撤销公告,涵盖了国内绝大多数车企,撤销产品涵盖客车、货车、环卫车、运输车、校车等多类整车及底盘。对此,工信部政策产业司司长冯飞称,这次在目录中撤销的部分汽车产品依据主要是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国Ⅳ排放标准”,产品目录中不符标准的产品就需撤掉,撤销涉及700多家企业的4万多个产品。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67批)》亦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进行了清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第64批)》撤销了包括东风、奇瑞、浙江豪情(吉利)等在内的多家车企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产品。此外,该批产品公告还对多款产品宣布暂停生产和销售。冯飞强调,“新目录并非针对某些产品特意推出,而是基于节能、环保、安全、防盗等指标的一个动态监管方式。”
或为落实退出机制的重要举措
现行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许可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5月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暂行规定》,该法规规定:凡国内生产汽车、改装车和摩托车的企业及产品,不分隶属部门和地区,均应纳入目录管理。在此后的十几年间,《目录》共发布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164家。随后,《目录》管理制度被工信部的《公告》制度所取代。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告诉南都记者,此次对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进行大规模清理,极有可能是落实此前关于汽车行业实行退出机制采取的措施之一。2012年,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 采写:南都记者 张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