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王青:我国汽车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

2014-11-06 18:13:09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王青:我国汽车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王青博士新浪汽车讯2014年11月5日-7日,以“把握趋势开拓未来”为主题的2014年流通协会行业年会在海口举行,新浪汽车全程现场报道,并进行微博大屏幕直播。本届流通协会行

王青博士

王青博士

新浪汽车讯 2014年11月5日-7日,以“把握趋势 开拓未来”为主题的2014年流通协会行业年会在海口举行,新浪汽车全程现场报道,并进行微博大屏幕直播。本届流通协会行业年会汇集百强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二手车市场、汽车有形市场、汽车配件、用品装饰企业、汽车俱乐部、汽车厂商、各省市汽车流通行业协(商)会、地方政府机构、相关组织、媒体等方面的嘉宾超过2000人与会。

年会开幕现场,王青博士上台发表精彩演讲。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媒体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首先在我演讲之前请允许我解释一下,这个环节本来的演讲嘉宾是市场经济研究所的任兴洲所长,但是因为前一天任所长接到了重要会议通知所以由我来提他进行这个会议的演讲。   

作为我个人来讲当然非常荣幸和高兴可以参加本次年会,今天的这个年会的主题我觉得非常好,就是把握趋势开拓未来,下面我要谈的问题就是说这个趋势到底是什么,宏观的经济的趋势是什么,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就从我个人的研究角度我也希望跟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因为时间关系我把整个三个演讲的内容现在我主要是想就第一点,就是我们的汽车市场增长的宏观背景,还有未来的承载力这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就两个方面进行重要的讲解。首先从我们的宏观经济的增长来看,大家都知道刚才沈会长提出了,三期叠加,这个三期叠加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国内的宏观经济外部环境造成的经济的自然回落,还是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说我们也到了一个阶段,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对于我们的未来的宏观政策的制定就非常的重要了。   

我们认为我们提出的经济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除了跟我们的发展条件特别是我们的这个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这么多年之后他的要素的成本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本快速提升导致了我们竞争力特别是制造业和竞争力下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到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转换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对于需求来说有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当中我们的需求也进入了一个特别是国内的居民消费这个进行了一个相应的转换阶段,但是这个驱动力的转换他导致了经济的增速的回落,这个所必然导致了,因为刚才沈会长谈到了,我们的服务业已经超越工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我们的主导产业,但是服务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业,依靠这个人力资本,在这个增长的驱动力前提之下他对于产值的拉动作用是小于制造业的,所以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经济下一步增长的速度自然回落也成为了一个逻辑上的必然,当然右边这张图来看,服务业对于经济的增长的空间他是长期低于制造业的。   

我们下面讨论还从消费者支撑和消费,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投资,从房地产的投资和需求增长来看,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人均住房占有面积,实际上发达国家特别是东亚日本韩国跟我们的人口结构地理文化相近的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很接近了,所以下一步增长的空间到底多大这个需要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角度来看,2014年到23年这个阶段年均新开工的面积峰值可能15年之前就会到来,我们现在处在这样的一个关键点上面。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开工面积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了,左边的这个图是保障性住房的一个开工的情况,从这个图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国家保障房的投资峰值已经过去到达了顶点已经有所下降了。   

右面这个图来看我们的这个住房这个投资从这个增速上来看这个也处于一种下调的状态,就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这个房地产消费和投资它的变化也是从国际上来看也是有一个内在的规律性在里面,这几张图是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我们的台湾地区,他们的这个房地产的投资与这个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把他总结下来就是右下方的这个表,右下方这个表可以看得出来,从国际的经验上来看,大概是在人均GDP达到1万到1.1万的时候,这个房地产投资的峰值已经道了。去年2013年我们国家换算成,这个人均GDP是9800多。所以基本上到了峰值的区间。   

下面从基础设施来看,98年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占从投资的比重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态势,特别是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占比已经下降了14%左右,投资占比和存量占比峰值基础设施块,实际上它的峰值2000年已经出现了,它依靠基础设施的经济拉动未来来看这个空间也是比较有限的,从基础设施的需求和水平上来看,目前我们国家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一些河南一些省份,它的基础设施人均拥有量这个供给量已经相当充分了,甚至从密度来看已经超过了韩国美国的水平。就是西部地区它是由于耕地可居住面积比较小,这个人均的投资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小的,但是我们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规模经济的因素,如果考虑到规模经济的因素,我们认为实际上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它的这个水平企事业不低了,因为大家知道如果要修一条高铁或者修一个地铁的话,假设一百万人每天乘坐地铁这个是比较经济的数字,但是发达国家它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可能只有30万人但是也要修地铁,这个地铁规模的经济是一百万人,我们国家来看很可能超越了这个,但是考虑这个因素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水平上来说已经是大大的高于我们的平时所认识到的这个水平。   

未来来看就是大规模的投资的需求的可能性,我认为空间还是有限的,但是其中这个结构调整还是可以有的,比如说集中在高铁和新一代的移动通讯网络会有比较大的投资,从一般的铁路、高速公路还有一些机场建设来看,这个投资的空间应该说不会太大,当然还会有一定的空间。   

从居民消费来看,消费占比的增长,因为出口投资的下降,还有价格的变化因素导致了消费的占比,这个并不以为这我们国家已经到了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阶段,对于这一点还是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左边的这张图,就是设备总额的增长来看,这个增速就是红色这一条线,这个在2008年左右达到高峰之后,这个出现了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在这里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家电,再一个是这个酒类,这个居民消费来说关系比较大的两大类这个消费品。   

从家电和酒类的消费来看基本上就是这个消费增速的峰值实际上也已经到来了甚至是过去了,总体来说我们中国经济很多行业包括我们的汽车行业,他是在经历了一个黄金十年的这样的一个增长周期之后都普遍面临着一个增速回落的趋势,从房地产基础设施还有一些主要的销售家电这些消费来看,当然我们因为全国的差异比较大,结构上来说还有比较大的空间,但是整体上来看我们到了一个消费从高速增长下的中高速增长的一个阶段,这个背后的逻辑跟我们的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应起来了,为什么经济有一个自然规律不只是我们的中国,其实其他的新兴工业化的国家,他的人均GDP消费跟住房汽车出现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增长的关系。   

过程说了在大的宏观经济增长我们进入了一个自然回落的阶段或者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之后,我们国家汽车到底是什么?汽车的增长从各个国家来看还是有这样的一个增长逻辑,就是无论是从欧洲还是从东亚的国家,还是我们的发展中国家的起飞点,汽车市场起飞点来看都出现了S形,但是汽车增长,这个主要千人汽车拥有量的角度分析,这个增长来看西面的这个表是分析了大概几十个国家他的这个历史的数据之后得出来的一个共性的,也是我们中国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也可能是我们中国未来汽车市场增长的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   

现在目前处于一个从蓝色的区间向土黄色区间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说,这个增速会从增长最快的19%到20%,大概经历8到9年的时间回落到11%到12%的增速,这个经历5到7年,经历黄金十年之后我们还有一个五到七年,这个时候汽车无论制造还是流通角度可以尽快的完善自己在高速增长时期所留下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的话,对于我们的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健康持续增长会产生很明显的一个限制。   

千人汽车保有量接近94辆2013年,我们GDP增长阶段来看我们汽车市场高速到中高速转化的结点,我们通过几种方法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做了预测,这个预测的表以前也经常说,但是为什么现在来看因为我们这个研究每一年都有,今年的研究跟去年的研究差异不大,所以,我对这个数据的预测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从区域上来看这个黄河中游长江中游成为增长比较快的地区,保有量也会比较大,同时从北部的沿海地区和它的增速明显的放缓,北部沿海地区包括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这样四个省,同时从其他的以前增长比较快的区域,比如说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这些他的增长速度都会相对回落的一个过程。   

最后我谈一下,因为我们中国汽车消费连接的是我们的市场跟我们下一步政府即将制定的政策,无论是限购的政策还是限行的政策,还有对于汽车的流通体制消费的一些政策,其实都是有很大的关系,到底中国能不能承受未来的汽车增长,这个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关于承载力的分析要有几个关键的点,需要大家认真的思考合理解,第一必须切分两个问题一个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如果这样两个问题区分不开,你制定的时候混在一起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说限购,限购只是针对增量,如果位于存量调整和政策包括结构改变的政策包括消费者使用的引导政策不到位的话,这个限购的政策虽然很好实施,看似很容易见效的政策,但是效果可能是最差的。因为承载力会不取决于保有量,而取决于统一时间到底多少车在路上,一旦道路的承载力是一百辆的时候每一年增加十辆我减到五辆一辆这个绝对数还是增加,过了临界点之后这个对于道路大气的影响这个是几何基数的增长,如果这个增量不是负的,这个政策就不会见效,当然国外的情况来看,它的保有量,特别是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但是他们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我们这么突出,很重要的原因通过消费的引导政策包括税费的政策可以使很多人有车不开车或者少开车或者组合交通的方式进行出行。   

目前我们国家来看你说多少人开车出门之后是走路或者坐地铁或者骑自行车最终到单位,很少这种情况都是点对点从四环外一直开到二环这个比较特殊这个影响我们汽车承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第二,就是区分不同地区的市场因为我们目前面临很多的问题,当然二三线,有些二三线的城市也会面临比较棘手的交通环境的问题,但是整体上来看中西部地区,刚才我们看到的区域一个增长的预算,特别是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这个市场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所以不能拿现在东部地区的这个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去看这个问题,来影响中西部地区的汽车消费的政策。   

第三,还是要考虑技术进步的问题,根据谈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来会有很大的成长环节,及时不考虑新能源汽车,我们考虑比如说一些清洁能源技术,甚至一些排量,通过排量还有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实际上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作用力很大,大家知道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汽车保有量增长16%左右,但是我们的这个机动车的排放增长多少,基本上跟2011年持平的,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他跟乘用车的增量这个排量技术的结构调整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一个其是要动态的考察承载力的文化,因为承载力本身通过改变影响人的行为参数这个是有弹性的,所以目前大城市更多的还是有一些体制,特别是在制造和消费使用制度上具体的设计上面存在一些缺陷和调整,随着城市的城镇化的格局,还有税收体系和道路规划的改善,包括智能交通车的应用,这个汽车的承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承载力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比如说交通或者道路的承载力,环境的承载力、能源的承载力、土地的承载力、淡水的承载力没有办法一个一个展开,但是位于每个承载力做过一些具体的研究,这个是道路交通的承载力。   

就是一公里的面积,寨这个面积和公路网的密度情况下有一定的,我们国家11年27辆,目前为止可能30多辆,除了京津冀特大城市以外大部分都是这样,这个跟国际的比例持久相当大,我们未来的承载力空间非常大的,我们城镇化的潮汐式的交通方式,以及我们整个智能交通非智能化包括我们的路口红灯的设置,我们路边停车位的设置,以及其他的一些税收引导和一些费用的引导政策的不完善,还有一个就是换乘设施的落后,这样的一些具体的问题限制了交通的承载力,他认为这个就是小区,我们的小区都是封闭的,我们的商业设施基本上不是这种四方的,就是周围都有路的,而是说街面的,通过这个方式安排商业设施,导致交通毛细循环系统非常差。大家看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和北京的图是不一样的,北京的依靠主干道没有毛细血管,这个没有办法从一个到另外的一个点到一个地方只有一个主干道,刚才我们讲了一个定律,就是你的路修越多,你的交通面积会越突出这个是国际上的一个定律。   

我们国家汽车需求经济增长将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一个中高速,我们的汽车市场面临着需求制度的调整期,就是未来来看的话,我们的这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更多的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未来的共计问题共计因素对于整个市场持续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的共计包括我们的技术创新进步,我们的这个流通体系的改变,我们的服务体系的改善,以及应用一些新的技术引入互联网,互联网我觉得是一个大家足够关注的问题,理论上来讲互联网可以定所有的环节,我们汽车不是说怎么样替代,而是怎么样融入互联网来改造发展自己,把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未来大家知道都是80、90后甚至以后的00后,他们考虑的问题不是说在网上可以买到什么,而是什么东西可以在网上买,这个是一个关键的应用阶段,所以大家对这个要有一个足够的重视。   

第三,我们国家的汽车承载力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动态的来看承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个就需要我们的政策特别是消费流通政策可以跟我们的未来汽车消费汽车使用的一些大的趋势,特别是国际的一些经验匹配起来,这样才能做到一个标本兼治,最后一个就是承载力的提高如果我们不改变还维持现在的这种公安部门还有其他的部门对于汽车的治理,包括二手车的流通包括改装,后市场的政策,这种承载力是很难提升的,所以还是要结合技术创新城市规划交通体系以及消费理念、消费行为的改善,通过政策的引导与使用汽车的这样的一个行为的参数,我们说必须把这些引导政策把他作用在着力在存量上,这个我们才有机会来提高未来的承载力,才能够我们的汽车产量汽车市场的产量可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二手车的。   

二手车的流通实际上如果不发达的状态,新车的消费和新车的流通不可能很强的增长,这个也是一个国际的经验所证明的。最后是要借助一些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来改善我们对汽车的管理,来改善我们对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的一些引导,更多的我们刚才说更多的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绝对的作用,这个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需要各位的努力,一步一步往前推,不怕步子小就怕你不推,相信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包括汽车产业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让国外的一些厂商和经销商还会更惊讶的一些表现,以上就是我的希望跟大家交流的一些内容,不当的地方请得到多多指正。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新浪汽车综合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