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应该看到中国品牌的进步

2014-09-25 10:59:16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应该看到中国品牌的进步,,,本报记者杨亚楠9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经过10余年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已取得巨大进步,主要整车企业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研发水平大

本报记者 杨亚楠

9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经过10余年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已取得巨大进步,主要整车企业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研发水平大幅提升,产品水品和品质也取得不断进步和提升。

9月20日,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在接受汽车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依然缺乏“氛围”:“目前,社会各界和消费者依然缺乏对中国品牌汽车了解,缺乏购买和使用中国品牌汽车的氛围也是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车质量PP100(每100台车辆的问题点数)与外国品牌的差距已由2007年的139个缩小到2013年的50个,相当于外国品牌2010的水平,其中,广汽传祺、上汽荣威、长安逸动、一汽奔腾等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董扬表示,让消费者了解、购买和使用自主品牌汽车,既是汽车企业责任,也是行业、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各界应积极传播自主品牌汽车正能量,营造购买和使用自主品牌汽车的氛围,让中国车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文化。

当下,中国品牌已经在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当下,市场形势的风云变幻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扬

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出路

自身加强创新、做强品牌,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已经在做,但单靠自身努力,按市场规律发展,难度很大。所以,笔者试图从别处想些办法,供当事者参考。

第一,深度分工合作。其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已形成一定特色和强项,这些企业能不能深度分工合作。其二,国资委能不能把国有企业中的中国品牌乘用车资产组合起来,扬长避短,防止过度竞争?其三,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还应该联合起来,集中扶持一批中国品牌的零部件企业,因为零部件是整车发展的根。

第二,公平市场环境。过去讲中国市场小,但现在中国品牌汽车有1100万辆的市场,遗憾的是有二十家左右中国品牌在竞争,轿车有上百个品种,SUV也遍地开花。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可不可以限制国有企业过度竞争,鼓励起步晚、实力弱,长期不能盈利的中国品牌乘用车退出。同时适当放开准入,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其他行业国有资本进入汽车生产领域。

第三,深化国企改革,充分激发国企活力。在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中,国有企业实力远大于民营企业,而市场的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这已足以说明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如果国企改革不能充分激发其活力,甚至反而使其缩手缩脚,那肯定是不成功的。

第四,政府集中支持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首先,这是国际上成功的做法。汽车是支柱产业,支持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可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做的。顺便说一句,风闻现在某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制定未来十年的制造业发展规划,其间有些专家不赞成以汽车产业为重点,而更看重工程机械,愚以为实在是有些舍大就小。其次,支持力度要大。过去我们国家穷,搞科研计划有撒芝麻盐的偏向是难免的,现在不同了,应该对汽在这样的重点产业大力支持。再次,不要担心外资品牌沾光。由于外资品牌基础好、技术自成体系和知识产权等原因,国家按WTO原则一视同仁地支持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主要得益者肯定是中国品牌。

第五,大力宣传中国品牌乘用车。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测评,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质量水平与合资品牌乘用车已非常接近,故障率的水平仅相差五年时间。同时,众多中国品牌乘用车的C-NCAP测试都达到五星级的水平,这说明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安全水平也已达到或超过合资品牌乘用车的水平。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性价比好是人所共知的,但质量与安全水平也与合资品牌乘用车相当却需要大力宣传。

商务部品牌专家 顾环宇

高期望值已经证明中国品牌的进步

过去中国品牌往往都是给人低端品牌的印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外国品牌、合资品牌的产品形象、质量要更强。那时中国品牌的代表车型是夏利这样的低端产品,因此给消费者留下的历史印象就是中国品牌仍然处于低端水平。这种既定的品牌印象一旦形成,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印象想要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到了现在,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正在逐渐缩短,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认可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于中国品牌发展的心理预期也水涨船高,觉得中国品牌的产品可以做得更好,包括服务、营销等方面也都在拿合资品牌来对比。但客观来讲,中国品牌的发展毕竟还刚刚起步,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也是难以在短期内弥补的。这种高期望值本身就已经说明,中国品牌正在进步。

从品牌营销这个维度来看,中国品牌的进步无疑是跨越式的。过去的中国品牌处于连产品都做不好的状态,在品牌营销方面几乎是处于空白状态,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中国品牌在产品力方面的提升,品牌力方面的建设逐渐被中国品牌所重视。奇瑞是最典型的例子,过去有多个品牌,力图壮大产品线,多品牌战略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品牌建设策略,其负面效果很快显现,奇瑞力图打造的高端豪华品牌最终也未能成功。在回归“一个奇瑞”之后,奇瑞的品牌发展思路越发明晰,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品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此方面,吉利同样选择了收缩产品线,专注于一个品牌的形象塑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 罗磊

中国品牌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外界都在质疑中国品牌的发展,认为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是失败的表现,但仅仅从这一个方面评判中国品牌是有失偏颇的。可能个别的中国品牌正处于转型和调整的阶段,但相比往年,中国品牌的总体规模是在增长的,总体上是呈现出一种进步的状态,无论研发能力还是制造质量,中国品牌相对于过去是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吉利在起步阶段造出的产品水准大家有目共睹,李书福曾说过“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那时,无论是造车理念还是产品品质,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几乎都是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真正的东西。放眼现在,尽管不少中国品牌还有一些模仿的痕迹,但是车身造型、质量水准、知识产权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收购变速器企业DSI,体现出了吉利的眼光,这与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谓脱胎换骨。过去我们总批评中国品牌长不大,但现在它已经长大了!

更令我感到振奋的,是中国品牌已经有意识地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过去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做大,体现在产品线上是“多生孩子”,经销商队伍也拼命膨胀……然而现在,是一种理性审视自身后的主动收缩,削减渠道、优化产品结构。大家都清楚这样做的结果是会影响销量增长,因此这是一种觉悟。当下的车企竞争,比拼的并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现在20万元以上的中国品牌还没有赢得市场的认可,这仍然需要很大的努力,逐渐向上去突破“天花板”。

国家信息中心市场研究处处长 刘明

应当看到大势下中国品牌的努力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确是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不过这并不等同于中国品牌单方面的失败,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品牌下跌的同时,是德系车、美系车甚至法系车、韩系车在华持续发力的局面。依托合资企业,外国品牌在价格方面的下探对中国品牌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也是空前激烈。此外,二手车也是造成中国品牌份额下降的一大原因:外国品牌汽车折价之后再同中国品牌竞争,这是十分不利的。从中国品牌自身来说,目前还是相对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形象,再加上消费者消费升级,这对于长期处于低价位、低端市场的中国品牌而言是不利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品牌所处的市场大形势并不乐观,想要做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杨亚楠 来源:汽车商报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