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为何自主品牌在非轿车市场更易成功?

2014-09-22 14:17:35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为何自主品牌在非轿车市场更易成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4年1~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为409.94万辆,同比增长2.43%,市场份额为37.3%,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12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4年1~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为409.94万辆,同比增长2.43%,市场份额为37.3%,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12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整个自主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下降明显,但从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来看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而如果将之简化为轿车市场和非轿车市场,两者之间的表现则更是泾渭分明。

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自主MPV继续一路高歌,抢占整个MPV市场85%的份额,“神车”五菱宏光之外,长安欧诺、东风菱智、景逸、北汽威旺M20等均有不俗表现,均跻身1-7月销量排行前十MPV榜单。而在SUV市场,虽然竞争格局更加复杂,但自主品牌市场表现仍是可圈可点。7月单月,自主品牌SUV销量同比提升了25.2%,增幅快于SUV市场整体的20.9%,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2.4%。1-7月,凭借销量冠军哈弗H6和长安CS35、比亚迪S6与长城M4等车型的热销,,自主品牌在竞争惨烈的SUV市场抢占了四成份额,整体表现同样不俗。

但反观轿车市场,今年7月,经历“十一连降”后,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经降至17.7%,首次跌破20%,创2009年以来的月度新低。1-7月,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154.84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79.56万辆同比下跌13.8%,市场份额为22%,较去年同期的27%,同比下降5%。

为何在轿车领域连连失利的自主品牌却能在非轿车领域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又能维持多久?本期盖世论衡特约睿信致成董事总经理付志勇、科尔尼全球合伙人戴家辉、业界知名评论员贾新光(微博)、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围绕此话题展开讨论。

论衡之一:自主品牌为何能在非轿车市场上获得成功?

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够在非轿车市场上获得成功,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各位业界专家均表示价格优势是主要原因。而专家对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持续走低的解读也基本相同,相对于MPV和SUV车型,自主轿车(特别是竞争最为激烈、市场份额最大的紧凑级轿车)之于外资品牌的价格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而且,随着合资品牌轿车价格的持续下探,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受到的挤压也在持续增加。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价格优势” 贾新光对此表示:“很多自主车企都是从SUV做起,这是由国内特殊的消费环境决定的,国内的SUV市场与国际市场并不一样,国际SUV市场实际上是以大切诺基等为代表,兼备了豪华和良好的越野性,因其昂贵的价格成为标榜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在国内,SUV的消费可以分为高、中、低端等几个大类,低端价格普遍在10万以下,而在这一价位上还很少有合资品牌的主流SUV车型,因此,至少目前看来,低端市场仍被自主品牌牢牢把控着”。

除价格优势之外,崔东树同时强调,受市场需求刺激,自主品牌在SUV车型上的大规模投入也是主要原因,而且,合资品牌在这一市场的布局并不充分(如日系车企在SUV市场的表现就相对较弱),也为自主品牌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国内市场在SUV、MPV这些细分市场是有需求的”,戴家辉同样支持以上观点:“如果外资品牌没有先投放这些车,消费者只好考虑自主品牌,如低端MPV市场,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MPV市场都是由别克GL8、广本奥德赛等合资车型把控着,这部分车型定位为公务、商务用车,目标受众群体相对高端,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而目前,市场需求量更大的是兼顾载客和拉货的双用型MPV,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国内MPV的主要市场阵地,正是适时地切入到这一潜力市场才为多款自主品牌车型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付志勇也认为自主确实把握住了国内MPV的市场需求,并与其产品线形成了统一的互补,自主在非轿车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核心能力,而合资的主流产品与业务仍旧在轿车领域。付志勇总结称:“合资品牌中并没有这块产品的核心地位的规划,并没有考虑中国农村市场的需求,它也不会为了中国市场来单独生产这款产品,而自主正好在这个阶段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论衡小结:价格优势是主因,为什么有价格优势,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竞争不如轿车那么充分激烈,外资品牌要么没有同等车型在卖,要么定价很高也供不应求没有必要降低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轿市场的更易成功,还是因为抓住了市场需求迅速放大而外资品牌还没有足够多的竞争产品投放的机遇。

论衡之二:自主品牌在非轿车市场的成功将持续多久?

自主在非轿车市场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抑或能够持续长线飘红?这种成功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对此,崔东树观点直截了当,合资品牌的态度将决定自主的成功究竟能持续多久,“如果合资价格不下压则问题不大,而一旦合资大幅下探市场,自主在非轿车市场也将同样倍感压力。”

贾新光坦陈:“只要10万以下的市场还存在,自主车企就能依靠非轿车市场活下去。”贾新光对国内SUV市场的长期预期依然是乐观的,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合资仍将主打中高端SUV市场,不敢也不愿冒着拉低品牌形象的后果随便降低价格下探SUV市场,故自主SUV仍将持续目前的良好表现。不过,贾新光同时强调,目前的自主SUV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SUV。“自主品牌在中高端SUV上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现在只不过做了一个壳子,真正的越野性与舒适性还欠缺”,贾新光指出:“如果没有技术与工艺上的突破,自主SUV也只能一直徘徊在低档市场。”

在付志勇看来,只要与主攻一二线城市的合资品牌在产品布局上划清界限,自主品牌的非轿车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据其预测,自主在国内市场的三四线城市将继续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势,“从市场需求来看,未来几年,国内市场仍处于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用车在加速升级,因此自主品牌的优势市场(三四线城市的非轿车市场)将是继续向上的。”

在同样肯定了自主非轿车业务当前的发展现状后,戴家辉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其看来,随着市场上SUV与MPV合资产品线的拉长,将会给自主带来巨大压力,非轿车市场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论衡小结:自主车企在非轿市场成功还将持续多久,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从市场竞争不太充分到白热化竞争的时间跨度有多久,时间越长,获得持续成功的时间就更长,市场增长放缓和竞品急剧增加都会影响到持续期;二、在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前自主车企在非轿领域里形成的竞争优势有多大,壁垒有多高。

论衡之三:未来在非轿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多元化,SUV与MPV市场正以强劲的增长势头快速扩容。那么未来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市场上究竟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呢?

对此,崔东树表示,未来的非轿车市场竞争格局将会相对保持平稳,自主将在此领域有较好的发展空间,“非轿车领域的利润比较丰厚,合资品牌会力争保持一个高价高利润的态势,目前下压的速度较为缓慢,而国有自主将会越走越好。”

而付志勇则认为未来在非轿车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价格越模糊的地带,即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最下端价格有重叠的部分将会迎来正面交锋。“要持续发展就肯定会迎来冲突,但相信还有相当长的一段缓冲期,届时自主品牌也一定会做好准备。”

戴家辉则认为未来自主在非轿车市场上的空间将会被大量挤压,“自主在提高自身性能与质量的同时也将受到来自合资品牌相对低端产品的冲击,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有限,自主与合资、自主与自主之前的竞争都将加剧”。戴家辉指出:“最终还是会有自主品牌在市场上,但它能拿到多少市场份额难以预测。”

另外,戴家辉还指出,未来的一个主要趋势是会陆续出现更多的所谓交叉型车型,这类非传统SUV与MPV的车型将提供给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选择。首先,SUV和MPV两者本身就存在可替代性,要买小型MPV的消费者往往同时也会考虑SUV。再者,通常情况下,SUV都是车主的第二台车,二次购买车或增购车的车主可能会考虑相对不传统的车型,交叉型车或将迎来一个机遇期。戴家辉认为:“介于MPV与SUV之间的车型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呈现蔓延趋势,相信未来在中国市场也会有更多针对此类车型的需求”。

当前的国内市场上,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性能对比,相互之间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差异化上,如五菱宏光的成功就是一个启示,开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性已经成为自主品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论衡小结:非轿市场的竞争结局难以预测,但竞争格局必然会改变。外资品牌未来几年在SUV市场上的产品投放明显加大,这个领域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可喜的是,SUV和其它跨界车市场在乘用车市场的总体占比还会持续增大,会部分抵消产品投放量加大的影响。自主车企除了期待市场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来得更晚点之外,更需要利用这个机会构筑自己在非轿市场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壁垒。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Terry&Carrie 来源:盖世汽车网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