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高巍 刘婧 发自天津) 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于9月5日开幕,700余位国内外汽车行业嘉宾将汇聚一堂,围绕年度主题“深化改革与汽车强国战略”,以全球化的视角,战略性的高度,前瞻性的思维,全面深入地探讨汽车产业肩负的责任,展望未来发展蓝图。论坛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接受了新浪汽车专访。董扬认为,汽车产业从大到强,最核心的是要有国家战略,并对汽车产业政策的修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接受新浪汽车副主编、总主笔高巍专访
汽车强国应上升至国家战略
“从大到强,最核心是要有国家战略。”董扬开门见山地指出。“今天有人讲汽车业是‘多头管理,无人负责’。发展汽车,没有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是不行的。要用战略指导政策、法律制定,用政策、法律影响市场、指导企业。”
董扬表示,要根据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制定汽车发展的方向,在发展中解决汽车发展、产品应用带来的能源、资源、交通、环境问题。他认为,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品牌,是汽车强国的战略核心。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做强中国品牌,被董扬视作汽车强国战略的最重要宗旨。
韩国、日本等过在汽车产业起步不久时,也曾在国家层面推出系列系列战略,最终对本国汽车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董扬认为,与韩国、日本相比,中国的汽车强国战略面临的环境更为特殊。
“我们是在改革开发的大环境下,发展中国品牌,他们当时是高关税封闭情况。当时他们经济总量不大,是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肯定不行。人家还有撕毁合同不跟人干的情况,当时允许,现在我们必须遵守WTO规则,是不允许的。另外,现在能源、环境问题突出,也使得我们的强国战略有当代特点。”董扬说。
“希望政府、国家管理者来制定国家战略,统一到一个部门来管。”董扬呼吁。
汽车政策应综合、长期、稳定
针对论坛上有人抛出的汽车应迈向法制化管理的观点,董扬认为,现在还未到全面用法律代替政策的阶段,政策作用仍不容忽视。
“我国法律还没有《车辆法》,对汽车完全按照法律来管理的基础还不具备。目前在整个管理体制中,政策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汽车产业还不能放弃政策武器、机遇和政策的作用。当前,远不到放弃政策工具,用法律指导汽车产业发展的时候,必须重视政策的制定。”董扬说。
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已施行10年,相关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董扬认为,汽车政策不仅限于产业政策,它要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并遵循综合、长期、稳定的原则。
“政策要指向一处,现在有的政策鼓励购买,有的限制购买,有的政策鼓励创新,有的政策限制创新,缺乏综合性。政策要有综合性,要指向一个地方,就是汽车强国。”董扬说。
董扬举例说,车船税属于财产税,却按照车辆排量方式征收,在法理上有问题,而且便宜了豪华车、进口车,这样的政策显然是不合理的。他还提出质疑,很多城市限购,对于改善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又做了什么?这些税收、限购方面的政策均与汽车业发展息息相关,却不是一个政府部门能够决定的。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产业政策,但产业政策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应该是国家的,一个以国家为主体的政策。”董扬说。
中间过程标准需加强制定
在论坛上,汽车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受到各界关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董扬表示,汽车属于传统制造业,其标准主要涉及法规项目、检测方法等,这和IT标准代表技术路线的决定性作用有很大不同。
以国六排放标准为例,董扬指出,无论参照欧洲、美国还是日本标准,达到标准的技术路线是一样的,无非是过滤、燃烧采取的设备装置都类似,如燃油喷射共轨、两级增压、废气再循环等。”董扬说。
“我提醒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最终的标准。几十年来,中国的标准工作把国际上的产品最终标准、排放、安全、节能有关标准引入,带动了产业发展。这一方法使用于引进、借用外源性技术的工业产业发展路径。但最终产品标准只是标准的一小块,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标准,中间标准也非常重要。中间过程检测,需要大家统一方法,统一条件。”董扬说。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