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的CES上,自动驾驶技术着实让人们震撼了一把,奥迪的低速自动驾驶技术解救人们于堵车水火、宝马的自动驾驶漂移技术再次刷新了操控的极限,CES变成了汽车制造商们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大秀场。
自动驾驶
在这之后,汽车制造商们在自动驾驶上很是老实了一段时间。除了沃尔沃在瑞典的Drive Me项目顺利进行之外,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新的消息来让科技媒体和汽车媒体纷纷刷屏。似乎人们都接受了真正的自动驾驶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实现的论调,汽车制造商们埋头研究,只等着2025年那个大家共同的时间节点。
然后,就被上月末谷歌发布的自动驾驶车辆给生生打破。谷歌的这一把“一鸣惊人”打了汽车制造商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在汽车制造商这里,自动驾驶技术还只是被当作安全配置来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动驾驶技术的价值所在并顺利进行商业化。
但是我们也知道,不管是谷歌,还是汽车制造商,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而已。而在谷歌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发布之后,我们也可以回头来看看,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项技术,有很多不同的称呼: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英文里的术语就更多。学究派往往会细扣,说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还是有所不同的,实现的程度不一样。但是不管用那个词,这项技术的功能都是为了把对车辆的部分或者所有控制权从人类驾驶员的双手双脚上转移给车辆上的电脑。
最简单的,巡航控制技术可以算作是自动驾驶技术里的一份子,虽然现在一般把这项技术划到驾驶辅助的阵营里面。奥迪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开启之后,能够自动跟随前方的车辆,在前方车辆加速或者刹车时候相应地进行加速或刹车,也能够在必要时将车辆完全刹停。这一类的驾驶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把驾驶中的苦活累活都交给系统去做,而驾驶员只需要享受驾驶带来的愉悦体验就好。在这里,自动驾驶=更加享受的驾驶体验+安全性的提升。
但是实际上,不管是抢滩登陆的谷歌,还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奥迪、宝马、沃尔沃等,都在赋予这项技术更多的东西。研发的重点已经从高级驾驶辅助技术转移到了完全自动驾驶,让车辆能够完全掌控自己。
谷歌最新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就包揽了人类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需要做的所有工作,这辆车上压根来方向盘都没有,乘客们能做的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按下Start and Stop的按键来启动或者停止汽车。到这个程度,你完全不需要辛辛苦苦地背交规,花很多地钱去学驾照,甚至,如果你本身对于汽车的看法就是一个代步工具的话,你对于汽车本身也不需要有太多关注,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会魔法的豌豆荚,能够带着你到处旅行。当然,汽车制造商们还是会让你做一下选择,是自己来驾驶还是把权限移交给车辆。
当然,对于自动驾驶,也有一些不同的诠释。宝马在CES上进行的真实路试,就告诉了人们一辆车在没有人工介入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的极限——漂移。M235i能够在接近120公里/时的速度下漂移过弯,而且还是在湿滑里面上,表现得堪比一位赛车老手,就好像是车辆真的自己掌握了这项技术一样。
自动驾驶如何实现?
其实说到自动驾驶的实现过程,在车云菌看来,颇有点把车变成人的架势。现在的普遍套路是让汽车有眼睛,能够看到周围的情况;有聪明的脑瓜,能够学习交规识别交通标示、识别物体和行人辨别危险;有灵活的四肢,能够做出不逊于经验老道的驾驶员的操作。
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亦是如此,装配了相当多的设备来让车辆知道自己在哪儿和该怎么做。
回头看自动驾驶,我们该知道点儿什么?
谷歌自动驾驶车
车顶上的LiDAR扫描仪就是汽车的眼睛,实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扫描并绘制地图,扫描完成后,会将检测到的画面与已经存储的图像进行对比,能够帮助车辆从建筑物和其他车辆中识别出行人。
配合LiDAR扫描仪的,是雷达、超声波扫描仪和摄像头。这些设备会坚持不断地对车辆周围的360°范围内空间进行扫描和监控,前驱识别道路上的交通标示、检测交通灯是否变红、监控周围潜在的危险以及其他任何当人类在驾驶时需要知道和注意的信息。为了能够降低潜在的危险因素,谷歌增加了很多对于车辆周围场景的监控内容,比如说识别建筑物,甚至能够识别和理解骑自行车的人的一些手部动作,是要变道转弯了,还是会继续直行。
或许单就技术而言,谷歌现在站在了汽车界的最前沿,至少汽车制造商们并没有发布一款敢取消方向盘的汽车。不过即便高调如谷歌,他扮演的还是一个幕后的角色,因为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有要出售这些自动驾驶汽车的意图。谷歌的身份依然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而不是汽车制造商。谷歌研制自动驾驶汽车的目的也并不是与汽车界进行竞争,相反的,谷歌的技术创新能够刺激或者辅助汽车界的研发。就像开源的安卓系统给手机制造商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一样,谷歌也希望在汽车界能够扮演同样的角色。
关于自动驾驶,我该关注点什么?
你对自动驾驶的态度取决于你希望能够从自动驾驶汽车上获得什么样的体验。
或许对于你来说,停车入位是个永远也学不会的技术,必须得是在方圆十米都没有车的停车位才能停成功,要是遇上了左右夹击,那就真的想下车好好哭一场。那么,宝马i3或者奥迪、日产系配备了自动泊车功能的车就够用了。
又或者你最担心的是上了年纪的爷爷能不能安全地开车出门再开车回家了,那么你需要的是谷歌的自动驾驶车,输入目的地,就再也不用操心了。
再或者,你生活在天朝,想买辆稍微符合心意的车都需要攒好多年的首付,也买不起高价的小区停车位,也不想在汽车上投入过多,那么最适合你的会是自动驾驶+汽车共享这个套餐。在手机APP或者电脑上预约车辆,车辆准时抵达门口供你使用,而在你达到目的地之后,也不需要你去找停车位,它会自动去为下一位客人服务,然而在你做完事情之后,自动回来接你回家。
对于那些因为眼睛或者四肢有残疾而无法开车的人,自动驾驶汽车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新的交通工具;而对于喜欢出门参加Party的人来说,也不用担心喝多了之后没法回家。
“自动驾驶+汽车共享”套餐的出现对于Uber这类提供租车、用车服务的公司来说,可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虽然Uber也表达了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向往,但是在这之前,还需要解决司机的问题。当然,也不必期待,当自动驾驶技术全面普及时,能够很快地减少马路上的汽车数量。这在初期,还是无法实现的。
争议在哪里?
任何一项事物,都避免不了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于自动驾驶,就是安全和法律问题。
再也无法亲手操控着这个金属盒子在某些情况下会让驾驶体验变成一个噩梦。系统反应出错怎么办?或者甚至压根没反应了怎么办?系统崩溃了怎么办?尤其是对于谷歌这种压根不让驾驶员插手的汽车来说,红灯时没有及时刹车、绿灯时死活不走,到了终点却不停车或者干脆走错路了,这些问题都是很可能会发生的。
因此,为了增加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汽车制造商们和谷歌都会在测试,尤其是路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投入。谷歌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已经开出了113万公里的距离,这个数字,几乎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三倍。如果用奶茶广告的计算方式的话,那么已经能绕地球28圈了。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统计,2013年在美国有将近3.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而且有380万起交通事故中会有人受伤需要进行医治。并且,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上千万的美金会被消耗掉,包括减少的税收、保险赔偿、医疗成本以及财产损失。
人都会犯错。我们很容易被干扰因而注意力不集中,也无法在驾驶的同时去处理20个任务。不过计算机可以,它们永远不会疲劳、不会开车开到一半睡着了,也不会因为急转弯把咖啡洒在座椅上。
除了安全问题,法律问题将是自动驾驶汽车在普及之初会遇到的最大问题。不过这项内容,最近也取得了一些大的进展。美国已经有四个州通过了相关法律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虽然会有限制,要求驾驶员坐在驾驶席上并随时能够拿回车辆的控制权,英国也正在考虑修改法律让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合法上路行驶。
除了合法性之外,自动驾驶汽车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当开着自动驾驶车辆出现事故的时候,谁会是过错方?是汽车制造商,还是软件集成商,还是传感器制造商?在这一场人类驾驶员与机械驾驶员的较量中,如何去指定规则让法律责任落到真正应该负责的人身上,是个相当大的难题。
当然,即便如此,自动驾驶的优势也相当明显:90%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
车云小结:
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虽然谷歌率先推出了自动驾驶车,并不能证明谷歌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就真的领先汽车行业多少。汽车制造商里,沃尔沃已经开始路试,奔驰、宝马也都有过测试。传统的汽车行业比互联网企业要保守得多,而且汽车制造商们的研发团队也无法将所有的精力只放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节奏稍慢,也情有可原。
归根到底,这个信号不过是告诉人们,现在在技术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没有太多的壁垒,剩下的,是可靠性验证,还有打通法律的限制。
而关于自动驾驶,也不需要妖魔化或者太过于激进,你可以把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更为便利的生活方式。就像前文所说,你怎么对待自动驾驶,取决于你想从自动驾驶中获得什么。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