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月21日上午10点30,普通观众日的第一天,车云菌再次来到了顺义新国展,虽然媒体日的乱象给了车云菌不好的回忆,但是正常的观展工作还是要做。嗯哼,车云菌们都是很有操守的。
平心而论,普通观众日相比媒体日让人愉悦许多,首先是观众们终于知道要看车了,其次是今年车模竟保持着较高的格调,旗袍开到腰以下已是最低线,一切看起来都纳入了正轨。
本次车云菌重点关注的是车企的营销,都说2014是汽车互联时代的开山之年,那么除了真人明星之外,本次北京车展在营销层面又展现出了多少“科技范儿”?
江山一片二维码如果想要给2014北京车展做个“凡客体”,其中一个关键词必然是“二维码”。三年前“爆乳女郎”是展台标配,三年后腾讯成了最大赢家。也许是被媒体日汹涌的人流吓怕了,众多车企在观众日才搬出各家的营销绝活。与以前车展不一样的是,本次面对普通观众的各种推广、活动、宣传大多都捆绑了微信订阅号。“扫一扫吧”成了展馆中耳熟能详的句子。这样的好处是,展台工作人员不必婆妈地向所有人重复介绍活动内容,给你一个码自己去看,你好我也好。
二维码的介入,也让原来耳熟能详的“观展送好礼”等车展上常见的推销活动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是能够提供观众快速参与的入口;二是能够迅速提高订阅号的关注程度。通过线下活动(有奖征集、关注抽奖等)和线上关注的配合,能够短时间内和观众高效互动。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据车云菌粗略计算,几乎70%的参展品牌都使用了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营销推广,这其中又有近半的品牌推出了实打实的运营活动。一些没有开展抽奖活动的品牌也将二维码置于展台的各个角落。车身、车标之上都“打了码”,“跟上形势别显得土”,是这届车展营销话题中秘而不宣的共识。
虽然二维码本身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不过本届车展如此大规模使用二维码作为营销的主流方式还是第一次,某种程度上在各行业大型展会上也算先行者。
不过车云菌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极客精神,想问一下各家车企,车展结束之后,这些因车展而聚拢的粉丝你们要怎么用?毕竟对于较为封闭的微信朋友圈而言,订阅号的传播流程为一拖多,这是web1.0常规的营销内容的分发逻辑,如何实现粉丝的再利用是每家车企共同的难题。
车云菌之前曾经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浩如烟海的车企微信订阅号(加上服务号)里,能够真正实现和受众良性互动的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这三分之一如果不用运营活动(例如不定时的抽奖活动,节假日的嘘寒问暖)进行持续刺激,则很容易带来粉丝的流失。
在微信的大家庭中,越是具有官方色彩,越在互动中难以占据优势地位,这一点和微博是相反的。车云菌担心,虽然江山一片二维码,但这究竟是车企认识到了微信营销的巨大潜力还是只是盲目跟风?毕竟把抽奖活动从线下引入线上,这种套路也不新鲜,无非借助车展的东风,大家在“嘉年华”的环境中自然而然“扫一扫”。
对于现今的微信营销而言,关键不是活动具有多么好的创意或噱头,而是如何将传播链拉长,这样才能不断拆分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诉求,始终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和围观者进行交流。
写到这里,车云菌突发奇想,媒体日让W2展馆水泄不通的都教授,为毛北京现代没有设立一个“都教授粉丝群”甚至是“都教授代言人”这样的微信公众账号甚至是个人代理账号?这样的传播过程就不再是企业和粉丝之间单调的互动传播,而是以粉丝用户为中心,企业账号为圈层,不断向外散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粉丝群集中的关注力向他们的人际关系圈里面“植入”车企想要宣传的信息。“搭车思维”,不知道有多少车企意识到了。
虚拟试驾:这样真实的科技场景不够多
虚拟试驾同样也不算是新事物,例如在各大游乐场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应用到了虚拟驾驶的斑斑点点。但让车云菌好奇的是,车展上运用此技术进行体验营销的品牌并不多。
东风标致、北京现代、雷克萨斯算是较为突出的三家,倒车体验、多种路况试行、停车入位、车联系统……一切体验应有尽有。对于这种虚拟试驾的营销推广方式,究竟是为了车展的“应景”还是今后有可能成为其4S店的重要设施?东风标致和北京现代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前者介绍这种虚拟试驾的体验手段只存在一时,后者则认为未来的试驾体验可能分为两种,实际购车消费群体的“真实试驾”以及流水客的“随便玩玩”,所以4S店会继续承接这一新鲜好玩的虚拟试驾,就不知道这话有几分真。
而加载了车内4G WIFI环境的雷克萨斯则极力邀请车云菌“坐在车里试一试”,并称相比其他品牌的3G 车联网导航系统,雷克萨斯可谓再度向前跨进了一步。不过常年饱受中国mobile通信业务摧残的车云菌对于车内4G WIFI环境怎样从梦想照进现实颇为忐忑,车联网这个名词在北京车展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曝光率,从营销意义上讲,目前也只是处在单纯的路演阶段。
今年北京车展,之前最引人关注的特斯拉并未进驻,也让整个车展的科技氛围打了折扣。同时营销话术里,借“科技”、“极客”概念的品牌并无太多。车展期间有部分媒体也认为北京车展的科技范儿不够。技术上的欠缺车云菌不再赘述,这仿佛也可以解释为毛车展四处可见二维码却仍然让人觉得车联网时代并未真正到来。
车云菌遥想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特斯拉、汽车电商、车联网、互联网企业纷纷造车……一系列具有颠覆意义的新闻让汽车界大呼“狼真的来了”。不过在北京车展上,似乎一切又归于平静,一直概念先行的汽车营销对于这些高冷的词汇选择了“不感冒”,往好了说,叫做理性;说白了,也是无从下手的一种措辞吧。
随文附赠车展营销花絮:借助互联网,营销大不同,一些车企通过对互联技术的挪用,也贡献出了一些颇有意思的营销互动,车云菌挂一漏万,啰嗦几句。
福特:大风吹
见过那些被强风吹得上下两排牙齿轮廓毕现的影视截图吗?想受这种虐请来福特展台。它提供实时强风气流、自动拍囧照并同期上传到你的邮箱。另外,福特在媒体日还提供了高大上的Google Glass看车,不过需要预约。
评价:最会玩互动的展台。
Smart:笑一笑,十年少
也是通过自动拍照并上传到邮箱的模式让你留下“车展美丽的一瞬间”,不再详述。
评价:最是青春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奔驰:二维码招聘
这个相当高端,车展期间奔驰人力资源部看来也不甘寂寞,在展台开展了真实的招聘(涉及设计、公关、研发、市场等多个职位),信息关注和资料的填写全用二维码扫描完成。
评价:当国内某些车企还觉得“微信扫一扫,我们来抽奖”非常fashion的时候,奔驰已经开始借助二维码培育“下一代”了,差距啊差距,招聘营销两不误,车云菌不禁内牛满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