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自己、找到位置、拥有一份踏实的存在感是中国汽车长久以来的一个未解的心结、一种难消的焦虑。当下,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已是全球第一,未来还将向三千万辆、甚至更多迈进。然而,光鲜的数字不仅没有让人欢欣鼓舞,反而更加剧了不少关心中国自主汽车的人的焦虑:三千万、四千万值得骄傲吗?里面有多少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合资合作了30年,洋品牌在中国落地生根,结结实实地“存在”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位置又在哪里?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担忧太民粹了,还有人会讲,“市场换技术”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汽车几乎唯一的选择,30年引进合资客观上也起到了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的作用。这些观点我都不否认,但我依然要讲,大部分的核心技术、话语权是掌握在别人手里,这个事实不容回避。一件件、一桩桩案例在反复刺痛中国汽车人的神经,令人不得不担忧自己的存在感、不得不焦虑。
曾有过,某跨国公司发布所谓中国战略,中方合资伙伴的领导竟没被请到现场,别说捧场连个露面的机会都不给;也曾有过,中方参与研发的一款车型大卖了,外方却根本不承认,坚持所有的成果都是自己的。我想说,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想不民粹都难!
是谁弄丢了中国汽车的存在感?是因为中外双方已经水乳交融了?显然不是。是因为中国汽车人已经放弃了独立自主发展的目标?也没有。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最近两年,不少合资企业面临合同到期。我注意到,围绕续签许多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很重要的一点理由就是中国汽车存在感的缺失。合资合作30年了,该有所变化,却看不到转变的迹象,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不难预见,这样原单照签下去,中国汽车未来三十年很可能还会继续为存在感而焦虑、甚至彷徨、迷失。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愿看到。
为什么有呼声、没转变?我想,那些车企老总在续签合同的一刻心里也是不痛快的、也是矛盾的。但中国汽车销量至上的评价体系不变、急功近利的导向不变,企业只能跟着这根指挥棒走。围绕这种存在感的缺失,客观地说,汽车企业也曾努力改变过,但效果并不明显。过去,有很多人试图从汽车产业体制上来寻求原因,我还不完全理解。但现在看,到了从这个角度反思的时候。
存在感,到今天为止可能还是有人觉得只是个空泛的观念,但它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方向和力量的缺失。换句话说,没了存在也就丧失了目标和动力,就一定不会有明天。有意思的是,广汽吉奥这样一个小企业在讲存在感,周围比它日子过得好的企业却仍是在讲卖多少了多少车,挣了多少钱。挣钱越多存在感流失得越快,像毒药一般使人上瘾、欲罢不能。如果这样下去,中国汽车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是一句空话。
(作者系《汽车商报》总编辑 吴迎秋)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