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规模种植油料树种
与石油工业技术在短期内突破之后,面临石油资源危机相似,生物柴油技术在突破之后,其原料的可持续生产供应也将最终成为产业发展瓶颈。目前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原料——这是生物柴油产业界的一致看法。
国外生物柴油生产都是以新油(如菜籽油)为原料,但我国国情不同。目前我国不可能将大片土地用于种植含油作物,同时在政府没有明确补贴的情况下,以新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其利润空间也十分有限。
目前国内生物柴油装置的原料主要是动植物油脂和地沟油,数量有限的原料资源必将使大规模生物柴油的生产难以为继。虽然目前国内生物柴油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企业已经深刻感受到原料压力,许多装置处于停产或吃不饱状态。
面对产业面临的原料困窘,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专家指出,我国面积巨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加上丰富的燃料油植物资源,将为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多年来我国对于木本油料树种研究已有一定基础,油茶、油桐已建立多个育种资源库,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丰产栽培技术。其他木本油料树种如乌桕、巴旦杏、榛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油料树种研究也取得进展。湖南省林科院等单位的研究证明,油茶、油桐、乌桕、麻疯树、光皮树、黄连木等树种均适于制取生物柴油。如今,针对木本油料树种为能源利用目的的专业加工企业已在各地纷纷建立,如宁波杰森家业公司、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可以预见,大规模种植的木本油料树种将为生物柴油提供丰富可持续供给的原料资源。
技术:开发多原料工艺路线
未来我国生物柴油的生产必定走多原料路线,这对生物柴油技术开发提出了挑战,必须开发能同时适应多种原料要求的生物柴油技术。与建设大规模原料基地相比而言,生物柴油在技术开发上起步较早,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都在从事生物柴油技术的研发。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生物燃料油技术开发”项目所属课题“天然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新技术研究”今年通过鉴定。该成果以天然油脂(菜籽油、棉籽油、垃圾油)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生物柴油并联产脂肪酸二聚体,制得的生物柴油达到国外生物柴油的标准,二聚体成功应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固化剂行业,提高了生物柴油的综合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针对传统酶法工艺瓶颈开发的生物酶法转化可再生油脂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可将动植物油脂有效转化生成生物柴油,产率达90%以上,大大降低了酶的使用成本,使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成本与化学法相当。另外该工艺生产生物柴油的同时, 还将副产物甘油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1,3-丙二醇,大大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完成的国家“863”项目“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和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成功开发出酯化专用脂肪酶技术,酶活性已达到6000IU/ml,超过国际脂肪酶的垄断企业丹麦NOVOZYMES公司,建立了国内外第一套200吨/年酶法生物柴油中试装置。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