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变独资 外资布局新能源零部件“埋雷”
日前,空调国际热能系统公司宣布向其在中国运营机构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新增巨额投资,增持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股份至100%,并计划投资7.5亿元扩建其位于上海同一地址的中国研发机构。上述股比变化发生在该集团获得中国长安等汽车集团的新能源零部件订单之后,颇为耐人寻味。
此前,空调国际上海公司的产品主要专注于汽车的空调系统、动力传动冷却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由冷凝器、风扇、散热器等组合成的模块系统。该模块系统的功能是控制发动机的温度。发动机环境设计得越优,发动机性能就越好,省油性也就越好,汽车的性能也就越好。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池的冷却、制热系统和牵动发电机电子元件的冷却、制热。
电子元件和电池的冷却一直是国内企业的技术难题,因此,不久前,空调国际获得了上汽、长安等汽车集团的新能源零部件订单,势头凶猛。而在此时斥资数亿元变身为空调国际(上海)公司的唯一股东,谢博曼把原因归纳于与前合资伙伴业务前景不重合。但实际上,在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火热的新能源大潮。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觊觎令外资企业看到快速布局新能源零部件领域的必要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相关部门出台了对新能源零部件公司的股比的规定,外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虽然相关部门并未具体解释如何界定新能源零部件公司,(只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就适用于上述规定还是只要生产是新能源零部件适用于上述规定),但是,对国际合资变独资的空调国际来说,仍旧随时会拉响的地雷。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