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突然放缓,出乎大多数业界人士的预料。于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质疑之声大起,很多业内人士也表现得不自信起来。有国家级智库专家否定中国汽车产业多年来的辉煌业绩,说中国汽车是“依附型产业”;也有髙级经济学家在解读五中全会精神时讲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一百,达到了“拐点”;也有政府官员表示,看来传统动力的汽车是不行了,只有新能源汽车还有些希望。这些质疑之声并不可怕,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一直是在质疑和批评之中成长,质疑和批评从来没有影响我们的前进步伐,而只是让我们更加清醒。但是,2O15年是国民经济“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6年是国民经济“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应该保持行业的定力和自信。
一、2015年产销增速放缓有一定的偶然性。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的质疑,多半与2O15年产销增速大幅放缓有关。分析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原因,除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放缓外,还有以下因素:
1、大城市限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贵阳等七个对汽车限购的大城市,2O1O年汽车销量占全国的17.5%,如不限购今年市场可达350万辆,而今年实际销售仅150万辆。由此可见,大城市限购影响汽车市场增量达到7-8个百分点。
2、股市影响。今年股市波动很大,上半年将大量资金吸引到股市,下半年又被套牢,对车市影响很大。今年二季度股市最火热时,多数汽车品牌4S店顾客进店率比去年同期下降30%。按保守估计,股市的波动影响了50万辆汽车销售,使市场下降2个百分点。
3、出口下降影响。2010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100万辆,占当年产销5%。而后出口连续下降,今年出口估计不到80万辆,仅占全年产销3%。这又影响市场2个百分点。
4、二手车影响。自去年起,全国都重视大气环境治理,采取的措施之一是不允许低排放标准的二手车入户。其结果是全国绝大部分中等以上城市都不允许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二手车入户,这实际上堵死了二手车流通的主渠通,对新车的销售产生巨大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公安部至今不开放上牌数据,对此影响无法准确分析。有专家估计,此项影响可能达到100万辆。
在以上诸因素中,限购因素影响最大,也最可控。如果在“十三五”期间,不出现或少出现新的限购城市,加之隨着经济发展,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汽车市场“断层”减弱,限购影响应能大幅减小;股市这么大的波动,希望以后能不发生,至少不会年年发生;出口下降的局面,随着我国汽年生产企业海外战略的转型升级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十三五”期间,应能根本扭转;而大部分中等以上城市禁止国四以下排放标准二手车入户的“土政策”,根本就应该纠正。因为此招违法,且于本地好处有限,于全局危害极大。其实,占在用车绝大部分的乘用车,排放合规性很好,二手车入户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很小。不让入户的根本原因是当地政府“小心眼”,怕中央政府下令让地方政府扩大老旧车淘汰范围,加重地方政府负担。
通过对以上因素分析可见,2015年的汽车市场低迷有一定的偶然性。展望“十三五”,以上因素应能有明显改观,汽车市场不会像2015年这样增长缓慢。
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很成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好不好,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一些相当级别的政府领导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不好。对此,应该进行客观的分析。
1、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政策是中央制定的。
由于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整车企业准入一直是由中央政府控制的。整车企业的设立、整车项目的引进一直由中央政府审批。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这在竞争性行业是很罕见的。讲汽车行业企业领导为贪图省事、或为出国旅游而片面扩大开放是不公平的。对于开放的程度,世界汽车大公司和各国政府一直希望中国更加开放,而汽车业内一直希望稳步开放。具体开放程度是由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当前,面对要求我国放开整车合资股比的压力,汽车产业的主流意见仍是希望不要贸然放开。
2、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是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而国民经济发展急需高水平的汽车产品。1985年,全国轿车产量仅5000辆,而国家不得不花费宝贵的外汇进口了十万辆轿车。因此可见,国家对汽车产业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结果看,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汽车产品从“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发展到重中轻微轿客品种齐全,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解决了大量的职工就业,向国家上交了比其他行业更多的税收。现在,中国汽年产销量已近2500万辆,占全球产量四分之一,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无论是与开放程度更大的巴西,还是开放程度较小的俄罗斯、印度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远远超过。
3、中国品牌汽车取得长足进步。
有些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是“依附型产业”,是不正确的。在中国2000多万辆汽车产量中,中国品牌接近50%。其中,货车和客车中国品牌占绝大多数,并已有相当数量的出口;在乘用车中,中国品牌占轿车20%以上,占SUV一半以上。在今年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长安、长城、江淮、吉利等中国品牌也有明显的增长。
另外,占中国汽车市场一半的外国品牌汽车,也是中外合资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虽然由于中方实力不强,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和收益比明显低于外方,但加上政府税收和职工就业,中国得益肯定大于外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合资企业,不但看到合资双方外方占优势,还要看到其他方面对中国的好处。把合资企业简单看成是外国公司的“提款机”是荒谬的。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成立较早的合资企业,已有相当的本土开发能力。例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一汽大众已有2O~30%的产品是本土开发,而上汽通用五菱则根本就是以本土开发产品为主。
4、技术实力较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汽车产业还缺乏核心开发能力。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后发国家先开放市场进口,再由简单制造逐渐升级,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是普遍规律。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在循此规律发展。我们既要肯定迄今为止在形成制造能力方面的成绩,更要看到今后形成产品开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研究能力的艰巨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民用制造产业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是普遍现象。家电、机床、农机、工程机械、铁道等行业都或多或少地依赖外国高端装备和核心技术,只是程度不同。汽车产业只是由于技术密集,技术难度和综合程度较高,依赖性更强一些,自主发展更晚一些而已。在汽车类产品中,也是摩托车、客车、货车依赖较小,轿车依赖大;机械类零部件依赖较小,电子类零部件依赖较大。假以时日,我们中国汽车人有信心改变这种状况。
在此需要指出,高铁和核电产业情况特殊,它们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国家对市场的保护,它们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我们敬佩高铁人和核电人,但也无需因之妄自菲薄。
三、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自有规律。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品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市场的发展自有其与国计民生密不可分的内在规律。
l、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应不低于GDP增长速度。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是支柱产业,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在我们即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2000美元迈进的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应不低于GDP增长速度。第一、我国处在由温饱奔小康的阶段,衣食增长应趋平缓,而住行成为人民消费增长的主要领域。因此,汽车产品将成为扩大内需的主力;第二、我国已成为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因此出口也须转型升级,汽车产品也应成为是我国今后出口和海外投资的重点方向;第三、虽然我国现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仍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十三五”期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应与GDP增长大体持平,而汽车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业,则应高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总之,没有汽车产业足够的增长,全面小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2、汽车增长的制约因素可通过科学发展得以缓解。
近年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能源紧张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增长速度都将进一步放缓,这些制约因素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发展得到缓解。
环境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新生产的汽车产品将全面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参照发达国家经验,至此阶段,汽车排气污染应能根本缓解。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就汽车产品而言,主要问题在于监管不严,产品的合规性和一致性差。隨着新《大气法》的实施和《公告》制度的改革,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将得到空前的加强,汽车产品的合规性和一致性差的状况将得以根本改变。同时,政府将采取措施加大排放污染高的老旧汽车的淘汰,大气污染状况必有明显改善。
交通拥堵问题。“十三五”期间,隨着汽车保有量基数的扩大,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步降至10%以下,明显低于本世纪的前十五年。而城市道路的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同时,汽车增量也逐渐从大城市移向中小城市。因此,通路拥堵情况至少可以做到不进一步加剧。
能源紧张问题。根据能源部门的规划,“十三五”期间,供汽车使用的汽柴油年增长率可能只有3%左右。但同时,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新生产乘用车平均油耗将下降28%。隨着保有量的增加和限行措施的实施,汽车使用强度也将进一步下降。3%的汽柴油增长率当不至影响汽车市场的合理增长。
当然,以上问题的解决,仅有汽车行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重视汽车社会发展,政府部门也应深化改革,加强科学监管。
四、汽车产业应该当好《中国制造2O25》的主角。
“十三五”将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并载之于史册。这不仅是由于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和“四个全面”的发展方针,还在于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O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制造2O25》是长期规划,是顶层设计。《中国制造2O25》的战略目标就是发展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而中国汽车产业由于技术密䧶、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在制造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主角作用。
《中国制造2O25》规定了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而在执行层面,则分为五项重大工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在这五项重大工程中,中国汽车产业都大有用武之地。不单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明文列入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和绿色制造工程中,汽车产业也应该是主角。与《中国制造2O25》很相似的《德国工业4.0》,其中的核心部分,就是德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分析中国汽车产业与《中国制造2O25》的关系,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这就是与制造业中其他大部分产业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先进程度高。我国制造业中不少产业还处在2.0时代,而汽车产业已整体进入3.0时代,最具备进入4.0的条件。
五、“十三五”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正如《中国制造2O25》中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方针和《中国制造2O25》指导下,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虽然不会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但可以是发展最好的时期。
1、“十三五”期间,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一方面,产业规模大于以往,研发投入的比例也将超过以往,所以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将明显超过以往。另一方面,在《中国制造2025》框架内,国家将支持汽车行业建设重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究的行业创新中心。再加上经验的积累、体系的建设完善和人才队伍的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期间,必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
2、“十三五”期间,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第一,隨着政府部门的改革,多头管理、冗余管理的状况必将有重大改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第二,法制化管理加强。隨着产品准入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细化,“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望大大改善;第三,汽车产品的生产、使用环节的税费政策、法规将有重大改进,鼓励节能减排、鼓励汽车合理使用和消费的作用将大大增强;第四,道路建设、城市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更加适应汽车社会的发展。
3、“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技术将获得重大进步。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在技术领域有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动力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十三五”期间,在这两个方面,中国汽车产业都将取得巨大进步。在电动汽车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三纵三横”的技术体系,已明显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政府重视,制定了国家级战略和最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我国己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为攻克技术难点,企业间、产业间正在展开前所未有的合作。综合这些优势,我国很可能在“十三五”期间在电动汽车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虽然我们基础差、动手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十年左右的差距,但我们也有两方面优势。一是互联网优势,一是中国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偏好。只要组织得当,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在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技术领域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在追赶,但今天有所不同。过去我们都是穿过先进者扬起的尘土在追赶,而如今我们己经赶到前线,即将投入技术前沿的攻关。“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必能为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十三五”期间,中国品牌汽车将进一步发展。虽然,政策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外国品牌的投入和本土研发能力也会加强,这些都会加大中国品牌汽车面临的压力。但也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中国优势品牌的实力远非昔日可比;二是消费者更加成熟,对外国品牌的盲目热衷会减小,对中国品牌的认可会提髙;三是品牌淘汰、退出市场会明显,少部分外国品牌和相当数量的中国品牌将退出市场,对优势中国品牌发展不利的“内斗”局面可望大大改善。
5、“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模式将转型升级。由于汽车是高端机电一体化的并且正在迅速智能化的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又由于汽车产品价值高,对经济影响大,所以各进口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都追求改变单纯进口为不同程度的当地生产。上世纪我国是汽车进口大国,出口很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目前已达到进出口平衡的状态。但是,近三年来,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却连续下降。究其原因,出口环境诸方面有好有坏,并非一齐急转直下,中国汽车产品的水平和竞争力应有明显提高,为什么出口达到百万辆级后,便徘徊不前甚至下降呢?根本原因在于出口模式应该转型升级,主要依赖货物贸易出口的方式必须改变。“十三五”期间,由于国内市场进入平稳增长的“新常态”,开拓海外市场必定成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的战略选项;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又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外在条件。“十三五”期间,以海外建厂生产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产能合作,必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又一大亮点。
除上述几点外,“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将进一步加强,合资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化。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十三五”期间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岁末年初,万象更新,中国汽车产业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虽然新的挑战更激烈,但新的基础更坚实,新的条件更给力,我们产业自身也更坚强。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自己的定力和自信。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