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众公司被曝利用欺骗软件隐瞒汽车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其实际排放量超过美国法规要求的近40倍。那么,大众汽车是如何做到的?这个软件是如何实现的?大众汽车又为什么要冒着被美国政府处罚近18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弄虚作假呢?
首先说下背景:
一、关于排放法规。汽车上市需要经过一系列国家机关检测,有相关的强制法规作为标准,必须合格才能上市。排放是其中强制法规之一。
全球的汽车排放法规主要分三大块:欧洲标准、日本标准及美国标准。
中国国内目前是按照欧系来制定国内标准的,有关部门打算从京六(北京第六阶段排放标
准)开始,按照美国加州的法规制定国内标准,因为美国加州标准最为严格。要注意的是,加州标准当中,有一个在用车在线监测的要求,在用车在跑若干里程及年限后,排放量会变恶劣,一旦超过标准限值,系统将自动通知美国当地的环保部门,用户会被强制要求更换排放后处理设施。
二、关于排放后处理技术。汽车尾气是由发动机内的燃油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针对的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那部分。燃油主要是由烃类组成,其主要元素是C和H,加上空气中自带的N元素。如果燃烧充分,那么尾气主要是CO2和H2O。燃烧不一定是充分的,会产生HC、CO及NOx类气体,排放后处理就是要尽量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量。
最终的尾气排放影响因素很多,排放后处理系统、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原排及整车本身的一些参数。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排放后处理系统。
排放后处理系统里由载体和催化剂组成,催化剂的关键成分是贵金属,不同的尾气由不同的贵金属负责催化,是氧化还是还原。经过排放后处理系统后,尾气的污染物含量必须是满足相关的法规要求的。
新车开发完成后,必须在国家机关进行测试,排放满足国家标准,才予以合格证。在用户手里若干里程及若干年限后,如果排放超过某一个限值(这个限值大概是法规限值的2-3倍,请注意,这个数据较重要),车辆相关系统会报警,我们俗称点灯,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在用车在线检测。
电控系统的角色是,电控系统接收来自发动机原排的污染物数据,监测是缺氧还是富氧,进而调整发动机的空燃比,以使发动机燃烧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空燃比范围。尾气经过排放后处理系统后,也会有一个信号把最终的尾气成分报告给电控管理系统,一旦超过限值,则点灯。
三、尾气污染物的影响。平常用户可能体会不到排放的影响,它不影响你的驾驶快感,不影响油耗,也不影响安全性。但是,环境污染和尾气排放息息相关。当年美国的光化学烟雾、酸雨,跟汽车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中国的雾霾,汽车排放更是脱不了干系。如今发动机技术和燃油质量都提高了,尾气排放自然也改进了,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
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大众为什么会铤而走险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外国媒体报道指出:“这批安装了软件的汽车能够在正常行驶时关闭该软件,但在通过检测时软件开启,从而降低实际排污量。”
按本攻城狮的理解,就是说这个软件开启后会调整发动机控制策略,以便使某些污染物能够达到满足标准要求的量;但这个时候,发动机性能变的很差,很有可能是动力性不足,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但在正常行驶时,该软件关闭,动力性恢复到理想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有。前面提到的排放后处理系统既可以降低排放污染物,又可以使发动机满足用户动力性需求。而贵金属是其中起到作用的关键所在,并且价格不菲。大众汽车排放量超过美国法规要求的近40倍,重要原因就可能是大众从节约的成本角度考虑,少用了贵金属。我这么说,是客气的,一点也没有用贵金属也是有可能的。保守估计,一台车至少能省个两三百美元吧。没有这么大的利益驱使,谁会冒180亿美元的险?
也有专业人士说,是在用车的在线检测出现40倍超标的问题。国内也有在线检测的要求,前面说了,车企的应对策略是,即使车辆已经跑了二三十万公里,排放也不能超过法规的2-3倍,否则点灯。但大众汽车的这批车子排放超过四十倍也没有“点灯”,难以想象大众汽车对他们的发动机做了什么,他们所谓的领先的技术,到底领先在什么地方,为了所谓的成本和经济性,大众到底牺牲了什么?
排放这个问题,是用户发现不了也不会直接关注的,全凭国家部门检测。而大众本次在美国的召回,是从2008年起生产的车子。七年啊,不是刚发现的,而是EPA长时期派人跟踪调查,收集证据,使大众无法逃脱,有把握了,才公布消息(也不怪大众在美国卖不好)。
也就是说,大众在美国暴露的问题实际上是其近年来一直推行的“降成本”策略的后遗症,为了降低与丰田在利润率上的差距,大众汽车一直在推行降成本战略,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危机。如实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DSG事件、速腾断轴门,实际上都是降成本带来的“恶果”。
有人问在中国市场大众会出现和美国市场一样的情况吗?当然具体情况要问相关部门,但在法规要求如此严格的美国,大众汽车尚敢如此偷工减料,在中国市场,大众就会乖乖听话,遵守规则吗?反正我是不信。
对大众来说,是时候反思其降成本策略了,这种本末倒置的降成本,还要继续吗?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