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困境,何以保证经销商赢利?在笔者看来,这绝对不仅是经销商自己的事情,也考验着厂家的智慧。
产品为王,首先得有好的产品,这个不必多说。连续8个月的过高库存是压在经销商背上的千钧重担,战略层面,厂家必须做出调整:适当减产、全力消化库存……做为更长远的战略调整,网络布局尽量减少奢华4S店建设,取而代之的是卫星店、单一服务(或销售)店,而这些网点的密度,也要依市场情况而定。有厂家始终关注经销商健康发展,推进“理想网络规划”,没有像对手一样以多求胜,而是依据不同区域特点科学扩网,标准4S店、“微型”店相结合,即保证了销售、服务需求,又减轻了经销商的压力。需求在变,汽车厂家还要不要制定以“增”为主的五年、十年计划,难道100万辆、200万辆真的那么重要?
笔者始终认为:厂家、4S店、消费者是一个封闭的环。假如经销商核心利益受到损害,厂家一定要反思并立即行动了。
产业链条中,厂家是航空母舰,是战略制定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面对过山车式的市场下滑,补贴经销商只是短期行为,与此同时,厂家应广泛调研市场,征询商家意见,倾听消费者心声,合理分配资源。今日汽车市场90后渐成消费主力,他们的特点、需求厂家是否足够了解?
厂家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经销商,包括厂家自己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而人才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对经销商授之以渔,不间断的、务实的培训是一定要做的功课。人才培训方面,有厂家缺少硬件建设,而有的厂家硬件建设一流,软件则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多年以来,市场略有不畅,就会有出现“低谷”、“疲软”……的说法,时下,又有行业人士忧虑重重。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年销2000多万辆稳居世界第一大市场,会带来多少机会?还需要怎样的火爆呢?!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随后几年市场持续快速增长,4、5年时间下来,许多车到了更新的时候了,这是块多么巨大的蛋糕?!二三线城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就售后而言:服务赢利时代已经来临,去年,笔者曾走访了山东、吉林、云南、四川等省多家4S店,了解到售后利润已占这些店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其中衍生服务是“最大的亮点”。厂家不断开发整车产品的同时,也应为经销商量身定制更多的衍生服务产品。衍生服务包括贷款购车、汽车保险、租赁、二手车、精品装饰等,事实上“演绎”起来远远不止这些。在汽车发达国家时兴卖“裸车”,许多个性化的配置都是后加上去的,这是中国市场未来的趋势。发达国家车险赔付80%,我们仅30%。在美国,二手车与新车销量比例为4:1,其二手车市场以汽车经销商为主、连锁店为辅,分别占比60%、25%。美国汽车经销商30%的利润来自于二手车。中国衍生服务潜力超出人们的想象!
还有,厂家应给予经销商更多的自主权。笔者调查了解到,东北一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某品牌4S店在厂家的“默许”下,也接单其他品牌的维修车辆,既通过“额外”收入养活了自己,又不影响常规业务。
在互联网+时代,厂家应该与经销商尽快形成互联网思维,在美国,80%汽车销售由电商来完成,中国只有20%,但发展速度惊人,由“零”到20%几乎仅在一两年时间。电商功能不单卖车,还有集客、推介产品……调查显示:美国人买车,人均用时14个小时,10个小时在网上,4个小时在店里。市场“碎片化”、集客成本越来越高的今日市场,电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提升赢利能力,厂家责任重大,经销商自身更是不能懈怠。上月人气爆棚的成都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CAPAS)上,笔者了解到许多观众来自于4S店。某4S店衍生服务经理说:随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高,售后服务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到这里是为了寻找新的“伙伴”。针对“压库”等现象,有经销店经理人也表示出自己不同的观点,首先需要信任品牌,拥护厂家的主张,并坚定地去执行。在其看来:经销商对厂家也负有责任,不要被眼前的得失蒙住双眼。有4S店建立异业联盟,开拓市场。所谓异业联盟就是和其他行业合作,车主可得到实惠,又可以吸引其他行业的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如果将4S店比喻成销售市场的五星级酒店,后者价格高却能生存,4S店为什么不能呢?!
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整车生产到销售、售后服务、衍生服务……长长的链条,能否形成良性循环,取决于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三者“共谋”。经销商赢利能力强,靠的不是“唯利是图”,而是出色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需要厂家鼎力相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