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用40款车型下调官方指导价并不是告诉消费者汽车行业原来是如此暴利,实际上消费者终端享受到的经销商优惠可能远大于官方降价,这是不是说经销商赔大钱卖、厂家就一定赚大钱呢?
显然并不能这么理解,经销商愿意以价换量,一方面是为了回笼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拿到厂家的返点。而后者才是经销商的主要目的,年底厂家根据销售商的经营情况、销售用户满意度等等条件考核销售商,最终给到销售商的返点一般在3%-5%的利润,一些新品牌最高能给到7%-10%。实际上,剩下的单车利润大致也就在10%-15%左右,远不及其它一些制造行业。
上海通用为什么愿意大幅度官方降价呢?笔者认为,一是为了市场占有率,通过巩固或扩大汽车销售量,以售后利润弥补前期损失的差额利润,这部分利润是厂家与经销商共享的,甚至是有些经销商的最主要利润来源;二是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车企毛利率高主要靠公司规模效应,产能利用率高无疑对于提升毛利率有着显著作用,尤其是那些前期拼命扩大产能的汽车企业,一旦产能远高于销量,或者产能利用率过低,车企将面临库存积压、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2014年长城汽车毛利润下降就与保定轿车工厂产能利用率低有关。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双双回落,甚至是在4月份上海大众引领降价促销后市场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在经销商层面,今年3月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67.5%,较上月上升了16.6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并创下自去年以来的最高纪录;4月初汽车库存121.74万辆,4月末库存130.40万辆,增长7.1%。其中,乘用车4月份库存增长高达8.7%。
大家还记得,去年经销商库存量数月持续上升引发了年底多家品牌经销商“反水”浪潮,有些要求厂家增加补贴数额,有些甚至干脆退网。面对今年前四个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情况,前车之鉴在那,厂家已经不能无动于衷,拿出真金白银的官方降价实为迫不得已。
笔者始终认为,与汽车企业官方售价大范围下降相比,暗补经销商实比明降要好,一来消费者会质疑厂家当初的官方指导价是否有诚意,早期购买该品牌车型的消费者必然也会对品牌反感,品牌的美誉度与品牌价值将大打折扣。
最重要的是,上海通用掀起的大规模官方降价能否带动销量增长仍是一个未知数,很有可能加剧消费者持币待购的情绪。众所周知,上海通用在2004年5月份率先发起过一次降价行动,南北大众6月份紧随其后联手降价引发整个汽车市场陷入降价狂潮,降价潮反而进一步促使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持续加重,汽车市场增长速度低迷从而一直延续到2006年才得以回暖。
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降价潮哪怕是导致整个行业低迷,首个降价企业也必然比后降价企业获益更多。以2004年降价潮为例,当年5月份,上海通用率先降价激活市场,当月与上海大众的差距缩小到了500辆,当年6月份上海通用已经领先上海大众3000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