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大自主品牌汽车非常引人关注。一个是长城汽车,另外一个是长安汽车。前者因业绩空前利好但高端产品哈弗H8数次回炉再造,被卷入舆论漩涡之中,资本市场大幅缩水招人诟病;后者近期成绩出众,乘用车销量力压众多自主品牌拔得头筹而被聚焦。
有人说长安将取代长城,成为自主明星企业,有人认为,长城将会从此一蹶不振,走下坡路。媒体唱空长城的有之,力挺者也有之;对长安汽车进步心悦诚服的有之,持另类看法者也有之。总之,长安和长城“两长”,聚焦在业界的比较之下。
长安汽车前4月乘用车销量达到361792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位居第一;长城汽车则为203300辆,它们是自主品牌乘用车表现最好的两个车企。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来说,它们是顽强抗击合资品牌围困挤压的辛酸史。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能够脱胎而出,都是令人称道的企业。
那么,两个完全不同体制、不同性质、不同战略、发展方向的企业,应该如何比?比什么?究竟谁强呢?
第一,一个是大型国企,一个是地方民营企业,政治诉求不一样,发展取向也不同。
长安汽车隶属于兵装集团,和其他中国汽车大集团一样,是国有大型汽车企业,政治生态决定了,必须做大规模,获得生存空间。因此,大集团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更大的角色,解决地方就业,拉动地方经济,以求获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而长城汽车是地方民营企业,或许没有大集团企业那种“四大四小”的政治情结。赚钱,做精,是民营企业的共同需求。
第二,一个是聚焦战略,一个是综合大型车企,全面发展战略;一个是做全,一个是做精。
长安汽车作为兵装集团旗下企业,军转民而来,以微车起家,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发展成为大型汽车集团,位居中国汽车集团第四。其汽车产业发展是综合性的,牵涉几乎所有汽车类别,全品系。
而长城汽车以皮卡起家,虽然后来上马轿车、SUV,但长城定下了“聚焦”SUV的战略,SUV在其产业发展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轿车为辅。长城汽车“聚焦”战略因此大获全胜。但是长城的轿车发展起步晚,和SUV相比,是巫见大巫,乃长城短板。
第三,发展之路和取向不同。长安汽车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共同发展,而长城汽车则是纯自主品牌发展路径。
长安汽车以微车起家,以微为本,逐步向乘用车发展过程中,引入了铃木、福特、马自达合资,在大集团企业中,长安的合资并不如其他集团显眼,但因自主品牌近年来发展迅速,也成为合资与自主最平衡的大集团车企。
尽管长城与捷豹路虎曾有绯闻,但长城至今仍孑然一身,没有合资,没有外力相助。众所周知,合资不仅仅会对中方贡献利润,利用合资投入回报滚动发展,更在于对中方研发的提携。
第四,销量不等于利润。
从前4月的产销量上来说,长安汽车力压长城汽车,引领自主品牌。在长城汽车锐意进取的同时,长安汽车用丰富的产品为自主品牌添彩。目前自主品牌不断遭遇市场占有率下滑,“两长”树立了榜样。
当然,销量大并不等于利润高。规模和盈利能力兼具,才是最高境界。回顾2013年,长安汽车乘用车销量达到500500辆,而长城乘用车汽车为347672辆。再来看看利润及盈利能力:
2013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384.82亿元,同比增长30.61%,实现净利润35.06亿;2013年,长城营业收入567.84亿元,同比增长31.57%,实现净利润82.32亿元,同比增长43.87%,利润总额99.20亿,同比增长45%。
2014年前4月双方的盈利能力不得而知,但从2013年全年来看,长城的销量虽然远远比不上长安,但营业收入、盈利能力却更高出很多,更会赚钱,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比到这里,还真是说不好谁强谁弱。
在规模、销量论为价值主导的中国车市,企业既要做强,也要做大,投资回报以及采购成本决定了,规模化是汽车行业竞争生存的生态之一,但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强弱好坏,会有不同的标准。当然长城汽车创造的高利润率让业界叹服。长安和长城,这两大崛起的值得称道的自主品牌企业,不但给自主品牌树立了榜样,它们的发展之路,也值得研究借鉴。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