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难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的身影,难以看到我国车企的大动作,缺乏来自中国的“声音”。
如果有一晚上,见到一辆驾驶位没有驾驶者的汽车,慢悠悠的驶进车库,不要见怪,这不是眼花,而是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近日,谷歌方面发布消息,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已经完成可以应对复杂的城市街道路况。
无独有偶,传统车企沃尔沃也发布类似消息,旗下首批沃尔沃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瑞典哥德堡市的公共道路上进行了日常交通状态下的行驶,这意味着沃尔沃向“成为首个将高度自动驾驶技术成功量产的厂商”又近了一步。
可以说,无论是沃尔沃,还是谷歌,这都体现了无人驾驶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IT巨头与车企均在加大这一领域投入,可谓是动作频频。
5月5日,诺基亚宣布启动价值1亿美元的车联网基金,并委托诺基亚成长基金专门管理,该基金的主要用途是发现并投资能够扩展HERE在车联网、智能汽车及本地服务相关领域的产品。
同一天,福特也宣布,扩大百度、高德现有的SYNC AppLink合作关系,后两者将在开源的框架下与福特共同参与SmartDeviceLink(SDL)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
然而,在这一系列消息中,遗憾的是,难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的身影,难以看到我国车企的大动作,缺乏来自中国的“声音”。
这一年来,互联驾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传统车企正在加速向互联驾驶所靠拢。
今年年初,在美国举办的CES国际电子消费展,汽车驾驶互联成为重头戏,宝马、奥迪、福特、本田、现代等一大批车企参展,让电子展演绎成“智能汽车展”。而在3月份举办的日内瓦车展,苹果则发布了iOS车载集成功能CarPlay,允许iPhone借用汽车仪表板,通过Siri语音控制导航、电话功能、短信、音乐等各个方面。
从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来看,汽车已经从一个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步演变为一个载体,这需要更多的智能驾驶与移动互联。
在国内自主品牌中,目前大规模在投入使用的驾驶互联,上汽乘用车Inkanet系统发展较为迅速,但作为一个封闭式车载系统,也有明显的缺点,将一些应用软件挡在门槛之外。而其他主流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在这一领域都没有明显的进步。
其实,无论是整车厂、零部件集团,还是IT巨头,都在争抢这一块领域的市场。在此之前,大陆集团也曾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并在2016年初实现部分自动,包括在公路上以不超过30km/h时速的行驶提供“起步-停车”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体现,要想让互联驾驶技术“弯道超车”,确实也不现实。如今,我国汽车产业尚处于追赶阶段,也就是处于常说的发展第二阶段,已经摆脱了第一阶段的模范,向形成独自品牌特性、强化质量、提升品牌的瓶颈发展。
目前,在跨国巨头中,旗下研发中心更多是关注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技术,而非当下的技术应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车企的研发中心更多是实现技术的市场化,而非前瞻性研发。
在北京车展期间,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也表示,这种状态必须改变,否则自主品牌便会永远被动,永远在不正常状态下,没有先进的研发不会有先进的设计。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