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陆集团发布2013年交通研究报告
这年头,谁不搞搞自动驾驶好像都有点不好意思。随便翻翻近些年的新闻,从国外到国内,许多厂商都表明了自己在自动驾驶方面大干一场的决心,这其中甚至包括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最近的消息,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应付城市路况的考验,在2020年前,谷歌就能把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从企业的决心到技术的发展,似乎自动驾驶离我们只差一层窗户纸的距离了。不过,消费者们准备好了么?
日前,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发布了他们2013年的交通研究报告。追随行业发展的潮流,这份报告也将自动驾驶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对于驾驶的态度、对于各种驾驶辅助系统的感受也在报告中得以体现。这份研究报告的受访者主要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除了普通驾驶者之外,受访者中还包括了一些行业专家。
中国驾驶者:热爱驾驶又有耐心
6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个好司机。这一比例与德国的63%基本相当,尽管远远低于美国的85%,但比日本还是高了7个百分点。不过在事故率方面,中国的情况却不如日本。受访的中国驾驶者中,45%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事故,在日本,这一比例仅为37%。
从车龄的情况上看,中国人的座驾比起德、美、日三国都要年轻一些。74%的中国人开着车龄小于5年的汽车。反观德、美、日三国,都有超过半数的人开着车龄超过5年的车。
中国人对汽车的热情还反映在驾驶里程上。7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在2013年驾驶的里程超过了10000公里,这其中甚至有32%的人驾驶里程超过了30000公里。而在邻邦日本,64%的人去年全年的驾驶里程在10000公里以下。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中国驾驶者的耐心了。大陆集团在调查中列举了10项日常驾驶中可能令人心烦的情景,包括寻找停车位、频繁起停、长途驾驶、不断变化的限速、道路拥堵等等。与德、美、日三国相比,中国驾驶者似乎对这些烦恼都不太放在心上,除了在找车位这一项上与美国人旗鼓相当之外,面对其余9种场景,中国人的紧张程度都远远低于另外三国。不知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这其中起了作用,还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应付静若处子,动还如处子的路况……?
倒车影像最受欢迎
从巡航定速到倒车影像,从紧急制动辅助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的技术正在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驾驶感受。在中国,最常用的驾驶辅助功能是倒车影像,7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平日会使用这项功能。在受访的另外三国中,日本人使用倒车影像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4%,而在德国,仅有13%的人表示他们在倒车时需要摄像头的帮助。
在关乎行车安全的辅助技术中,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是应用最广的。中、德、美、日四国受访者中,分别有32%、62%、19%及16%的人表示他们使用过ESC。
另外在中国,似乎行人识别系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有10%的人体验过这项功能,另外有40%的人表示自己听说过这一系统但从未尝试过。在一项对于行人识别系统的态度的调查中,中国受访者也在有用性、技术可靠度、需求倾向这三个方面表示了调查国家中最为正面的态度。
关于自动驾驶:中国消费者态度有些矛盾
从奔驰到沃尔沃,从广汽到比亚迪,众多车企都希望在自动驾驶这一风光无限的领域里拔得头筹。不过在中国,消费者们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显得却有些矛盾。
在报告中,7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自动驾驶是有用的一项创新;44%的人表示他们早就期待这项技术的到来了。这两项比例都远远高于德国、美国和日本。不过在中国,同样有74%的人认为,自动驾驶并不可靠,这一比例同样排在四国的首位。
在应用自动驾驶的场景中,中国受访者们的倾向也印证了他们的一丝担忧,除了长途驾驶之外,中国人更倾向于在极为空旷的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这一比例达到了受访者的65%。而在极为拥堵的道路上,仅有28%的中国人表示,他们会让自动驾驶为自己分忧。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方面倒是很有信心,他们中有55%的人表示,在密集的交通状况中,自己会把方向盘交给自动驾驶系统来掌握。
另外,61%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动驾驶,摆脱方向盘的束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做些别的事情。这一比例在日本达到了62%,而在美国和德国却仅有49%和33%。调查显示,在自动驾驶的汽车中,有45%的人会选择听音乐或广播作为消遣,41%的人会与车里的其他乘客聊天,34%的人会打电话,约20%的人希望通过车载触摸屏上网,21%的人选择使用电子邮件功能。
作为一项新技术,人们也预料到了自己可能会为自动驾驶功能额外买单。中国的受访者表示,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功能的价值最大,他们愿意为此额外付出平均2600欧元。而在停车场内,自动驾驶似乎不那么吊人胃口,中国的受访者只愿意为此付出1900欧元。
专家视角:要自动也要自主
相比起消费者们的莫衷一是,受访专家们的态度似乎较为鲜明。他们对自动驾驶流露出了更加一致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表示,自动驾驶在未来仍有不小的提高空间。多数专家都认为,未来的自动驾驶能够变得可靠,并且能够有效防止交通堵塞和事故的发生,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动驾驶能够提升交通的效率。不过他们也认为,在软件安全等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需要变得更加可靠,并作出更多创新。
自动驾驶不代表“随波逐流”。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司机也需要对汽车有绝对的自主控制权,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改变汽车的行驶状态。这也是自动驾驶真正在市场中推广的必要条件。同时,他们也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在汽车方面应用的不断加深,在汽车市场上会出现新的供应商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自动驾驶在中国的未来:一步一个脚印
IHS Automotive预测称,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正式走入市场(上述报告中,受访者多数认为自动驾驶将在2028年前上市,与IHS Automotive预测基本吻合),并在2035年占据世界市场9%的份额。如果我们将这一比例平移至中国,仅以2013年全年的销量计算,届时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将在200万辆左右。当然,这样的估计并不严谨, 因为20年后中国汽车市场的状况尚无定论。但无论如何,9%都是在相对意义上不可忽视的数字。各大车企都卯足了劲想要在自动驾驶领域一争上游,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动驾驶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
从大陆集团这份报告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新事物充满了期待,这对于看好自动驾驶的各家车企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如何破除人们心中的疑虑,如何让“自动”这一驾驶理念、甚至是生活态度理念走进人心,或许才是各家车企更需要考虑的事情。中国目前的车况、路况,都让人们对驾驶不敢掉以轻心。“握紧了方向盘都难免小刮小蹭,大撒把真的行吗?”让中国人真正相信自己可以将身家性命都托付在一台自动运转的机器上,要走的路或许还有很长。
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而驾驶人数量已经达到了2.75亿人,平均两个驾驶人才有一辆车。而放在全国人口的范畴上,中国汽车每千人保有量还不足100辆。而在上述报告中的另外三个国家德国、美国、日本,情况却不同。例如在德国,总计8043万人口中(2012年的数据)共有5400万人拥有驾驶执照,而一般意义上的汽车(即不含拖车、助力车等)的数量达到了约5300万辆。这就是说几乎平均每名驾驶人都有一辆汽车,同时德国汽车每千人保有量也达到了658辆之多。在美国,汽车每千人保有量达到了800辆,而在日本这一数字也达到了600辆左右。在对增长前景期待的同时,我们也要不禁发问,中国人是否已经抓够了方向盘?又有多少中国人期待着能够体验驾驶的感受?自动驾驶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他们的乐趣?
此外,自动驾驶如何真正落地,恐怕也是推广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自动驾驶涉及通信、人工智能、人机交互、遥感等等许多技术与汽车的融合,涉及到交通、物流及安全等等多个范畴的问题,它的实现也必将调动诸多方面的力量,并非一家、几家车企,甚至是单纯一个汽车行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未来,除了如何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之外,如何协调资源,有什么样的政策和法规等等也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技术、资源、政策法规,还有人心,自动驾驶的前景不可谓不光明,但真正赢得光明的未来也需要人们坚实的努力。找对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脚踏到实地,自动驾驶才能真正“梦想走进现实”。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