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东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半年多后,一份名为《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的文件悄然在国家部委相关机构间传阅。虽然离正式获批还有待时日,但据报道,从该方案内容看,“获批的可能性较大”。
据上海自贸区相关人士透露,这一方案计划在现有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成立自贸试验区进口汽车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负责经销商管理、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零部件供应保障和综合服务管理等工作。
更为细节的内容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坊间流传出的方案设计颇有针对性——若干条款直指造成国内进口车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幕后“元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办法”)。
方案以目前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现有约20家从事进口汽车经销的企业为核心,吸纳拥有国外汽车采购渠道和进口车销售渠道的企业以及上海地区的品牌4S店,共同组成开展进口车平行进口的主体。同时,明确要求在交易中心内销售的汽车要与在厂家品牌授权渠道购买的产品享受同等售后服务。而提供售后服务的平台则包括现有20家经销商的售后资源,以及通过与上汽集团合作,借助其旗下多个品牌4S店的资源,以扩大平行进口汽车的维修保养范围。另外,上海自贸区计划在上海外高桥、洋山、松江、安亭东南西北四个地块自建4座大型自营店,负责所属区域内的多品牌综合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如果上述方案最终落实,则完全可以规避现行《办法》所设置的障碍——《办法》第六条规定,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彼时,《办法》的出台被认为宣判了平行进口的“死刑”。
这显然对打破进口车垄断格局有颠覆性的意义。
事实上,在国内进口车市场,平行进口一直存在。但由于无法获取售后服务方面的保证,数量一直较少。特别是2008年3月采用VIN码管理后,由于《办法》之外的非授权进口经销商无法申报VIN码,平行进口汽车难以通过商检部门的检验,也无法上牌。有数据显示,去年国内120万辆的进口汽车中,平行渠道进口的车辆仅约2万辆。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目前看,通过平行进口的进口车数量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披着“灰色的外衣”,但这绝不能抹杀平行进口车给消费者带来的价格上的实惠。不完整数据表明,较目前4S店的进口车价格,平行进口车的市场售价约便宜15%。而在去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就有专家预测,在自贸区内,今后进口车的价格“能便宜20%或1/3都有可能”。
这一方案的提出,将彻底褪去平行进口的灰色外衣,使其能在阳光下与《办法》授权进口车经销商平等竞争。
更值得注意的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广州、天津、厦门、重庆、浙江、成都等近15个省市提出了自贸区申请。而据报道,早在上海自贸区开业3个月后,中央政府已原则上同意批准再成立12个自贸区。最新消息显示,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河北也已提出开设曹妃甸自贸区的申请。
倘若上海自贸区进口汽车交易中心方案顺利获批并运转顺利,其示范效应必将波及正在申报自贸区的其他省市。基于此,尽管从绝对数量上看,短时间内通过平行进口的进口车还难以撼动《办法》授权的进口车,但假以时日,价格上的绝对优势和同样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必将对原有进口车渠道形成巨大冲击,并一举打破进口车市场原有的垄断格局。更何况,这是在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方针下,新思路与旧观念的巨大碰撞。
这或许便是平行进口褪去灰色外衣的意义所在。
(作者为本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