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告诉我们,生物的演变方向往往是随机的,是朝着最适应环境的方向去变化,从一个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很难说是“进化”。人类社会的很多演变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你很难说房价越来越高是社会在进化。车载系统现在有一个演变的趋势,就是大家越来越多的使用车载大屏幕,而且,越来越多的使用触控屏幕。
然而对于汽车这样一个需要很强整体设计和思考的工业产品来说,仅仅跟着电子行业的脚步,将非触控屏幕换成触控屏幕,而不做更多的适应性调整,是非常错误而危险的行为。
举个例子,杭州有某自主品牌电动出租车在试运行,其上配备了一块可触控的液晶屏幕,功能非常丰富,包括可以看到电池余量等车况信息,还有影音娱乐等传统功能,可以说这块屏幕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
然而使用呢,司机师傅在行车途中熟练而小心翼翼的调整音量,他将右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扶在屏幕下沿上做定位,用食指小心翼翼的拨动音量的拨杆,能想象到有多辛酸么?而对于驾驶者而言,行车途中做这样的操作,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我并不是黑自主品牌,某美系品牌近来推出了一款SUV,销售非常火爆。可坑爹的是,即便它的车载系统是微软帮忙设计整合的,在它的触控屏幕下方明明有足够的空间,但很多功能还是只能通过触摸屏幕来操纵,而且按键小还离得近。
对于这种行为,我除了“坑爹”想不到其它形容词表达。工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用做电脑的心态做汽车是不对的,必须要全盘审视和思考才行。
车载触控屏幕操作有多难?我们不妨做一个试验。
坐在高铁上,把你的ipad立在小桌板上,然后头转向窗外,目光聚焦在景色上,想象是你在驾驶汽车。你每次有1秒钟的时间把头转过来看ipad,请用右手完成从桌面进入视频软件播放影片,并将时间调整至50%的动作。看看你用多久可以完成。至于为什么是1秒钟,因为驾驶者视线离开道路越久,危险系数就越高,如果你运气好,当然也可以看个电影啦。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困扰我们:1、操作按钮偏小;2、车辆不稳导致操作难以精准。当然,ipad上的应用不是为了驾驶所设计的,所以按钮偏小。但要知道,高铁的轴距有22米,我们知道越长轴距的车就越稳,22米是我们日常驾驶轿车的7倍以上已经可以感到颠簸,驾驶途中的颠簸是更加明显的。
所以作为车载触控屏幕,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按钮尽量做大。2.屏幕不要太大,屏幕边缘到按钮的距离不宜超过2/3手掌大小。这似乎产生了一个悖论。为了增大按钮,还要留有显示的空间,所以屏幕太小了不行。但为了能够单手操作,并且几个手指扶住屏幕边缘协助定位,所以屏幕又不能太大。
什么?Tesla的屏幕有17寸?看来它真的要见鬼了。
全触屏不靠谱,但我们在非触屏时代的经验还是能帮上忙的。代表性的是宝马的i-Drive和奥迪的MMI,它们都配有一组操作按键,类似于简化了的电脑键盘或鼠标。
功能不太繁杂的时候,我们将所有功能快捷键排布在中控台上,行车途中扫一眼就能知道大概位置,用手摸过去,还有一些定位点可以协助判断是否摸对了地方,可以迅速而安全地操作。
对于触摸屏的车载系统,必须要停车操作的当然可以设置成纯触屏,但如果行车途中可能会用到的功能,就务必要准备实体的快捷键,这才能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一种个人认为各家都可以做的简单操作,就是通过带方向键的多功能方向盘,来控制车载屏幕上的功能,因为方向盘是可以实现“盲打”的,所以也可以减小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总之一点是必须做的,触控屏幕不是一个单独的模块,它必须与车身的实体按键能够串接和联动,否则就不是方便消费者,而是为消费者带来麻烦或者安全隐患。
很显然,搭配实体按键,是一种基于纯触控用户体验不好的折中方案。同样很显然,这种操作不够直观,而且对系统整合要求高,所以成本也会高一些,也有它的弊端。未来一定会有一种更适应环境的人机互动方式产生。
未来的人机互动方式,很有可能不像一些科幻片中,用户在屏幕上摸来摸去进行操作。而很有可能像另一些科幻片中,比如霹雳游侠或钢铁侠,用户与车机系统用“对话”的方式完成操作,或者说,能解放眼睛和解放手的声控操作方式,是一个不错的点子。
但是,在下一种人机互动方式到来之前,在用户越来越习惯所以产品设计师必须采用触控屏幕的现在,与之搭配的实体按键,是无论如何不能丢掉也不应该丢掉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